生活與社會學習筆記:香港的經濟表現

同學們好!你有沒有想過,為甚麼爸爸媽媽有時會談論經濟「好」或「差」?又為甚麼新聞總是提到本地生產總值(GDP)這些數字呢?這一章的內容就正正關於這些!我們將會化身偵探,深入了解香港的經濟表現。我們會學習如何衡量香港的經濟健康狀況,為甚麼經濟會經歷起伏,以及政府會如何協助。這非常重要,因為經濟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從工作機會到商店裡的物價!我們開始吧!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 香港經濟的起伏

1. 檢視經濟健康狀況:三大關鍵指標

你可以把經濟學家想像成城市的醫生。就像醫生會檢查你的體溫和血壓一樣,經濟學家會利用經濟指標來檢視經濟是健康還是生病。現在,讓我們看看香港三個最重要的經濟指標。

1. 本地生產總值 (GDP)

這聽起來很複雜,但其實概念很簡單!
本地生產總值(GDP)是指香港在特定時間(通常是一年)內,所生產的所有貨品(例如手機和衣服)和服務(例如銀行服務和旅遊業)的總價值。

比喻時間:想像一下,香港是一間巨型商店。本地生產總值就是這間商店一年內所有銷售貨品和服務所賺取的總金額。如果商店今年比去年賺更多錢,這就代表經濟增長——這可是個好現象呢!

2. 失業率

失業率是指勞動人口中,有能力並願意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人所佔的百分比。

  • 失業率是好事!這代表大部分想找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 失業率則是一個問題。這表示很多人難以找到工作,對家庭來說是很艱難的。

3. 平均薪金

這是人們從工作中賺取到的平均金額。當平均薪金上升時,通常是個好兆頭。這代表人們有更多錢去消費、儲蓄或投資,有助於經濟增長。

快速重溫小盒子

本地生產總值(GDP):所有生產物品的總價值。(越高越好!)

失業率:沒有工作的人口百分比。(越低越好!)

平均薪金:人們賺取的平均金額。(越高越好!)


2. 香港經濟的過山車:波動與趨勢

這些指標不會永遠不變。它們會隨著時間起伏不定,就像過山車一樣!這些起伏就被稱為經濟波動

  • 「向上」的時期是經濟蓬勃(或繁榮)。本地生產總值高,失業率低,人們充滿信心。

  • 「向下」的時期是經濟衰退(或低迷)。本地生產總值低或正在萎縮,失業率可能會上升。

在過去十年,香港經歷過經濟蓬勃時期,也經歷過經濟衰退。為甚麼會這樣呢?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們與世界其他地方的緊密聯繫。


3. 為何世界打個噴嚏,香港就會著涼?

香港是一個開放且高度外向型經濟的城市。這是一個關鍵概念啊!

這意味著我們的經濟高度依賴與其他地方進行貿易和商業往來,特別是與中國內地海外國家(例如美國)。

比喻時間:想像香港是一間很受歡迎的餐廳,大部分顧客都來自外地。

  • 如果顧客的家鄉(中國內地、美國、歐洲)經濟狀況良好,很多人就會來光顧我們的餐廳。我們的生意就會非常棒!(這就是當他們經濟強勁時會發生的情況。)

  • 但如果顧客的家鄉出現問題(例如經濟衰退),他們就會減少外出旅遊和用餐的開支。我們的餐廳就會變得空蕩蕩的!(這就是當他們經濟疲弱時會發生的情況。)

這就是為甚麼重大的世界事件,例如美國的金融危機或中國內地的經濟蓬勃發展,都會對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和就業情況產生巨大影響。

重點提示

香港的經濟表現與中國內地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健康狀況息息相關。我們是無法獨自取得成功的!


4. 政府擔當裁判角色:穩定及發展經濟

那麼,如果經濟像一場大型比賽,政府會做甚麼呢?香港特區政府就扮演著裁判和教練的角色。它有兩大主要職責:

1. 穩定經濟:在經濟低迷時期,政府會設法提供協助。例如,它可能會投資大型項目以創造就業機會,或者派發消費券,鼓勵市民消費,從而幫助企業。

2. 發展經濟:政府也會制定長遠規劃,以保持香港經濟的強勁發展。例如,它可能會投資新科技、興建更完善的交通網絡,並吸引外國公司來港設立業務。

但是,政府是否應該干預經濟呢?這是一個熱烈的討論議題!

有些人說「是!」(政府干預的優點):

  • 在困難時期,政府可以保障就業,並幫助市民。

  • 政府可以提供重要的公共服務,例如醫院和學校。

  • 政府可以為未來規劃,讓香港保持成功。

另一些人則說「要小心!」(政府干預的缺點):

  • 政府的行動可能緩慢且昂貴。

  • 政府很難總是做出正確的決定。

  • 過度干預可能會影響企業的自由。

尋找適當的平衡點,是香港特區政府面對的主要挑戰。




第二部分:深入探索 — 保持領先優勢!(延伸部分)

如果這些概念一開始聽起來有點難,不用擔心。這些是比較深入的思考方向,展現了香港如何為未來規劃!

1. 甚麼是競爭力?為何它如此重要?

競爭力是指一個城市或國家,在與其他地方比較時,能成功地發展經濟並創造財富的能力。

比喻時間:想像兩間珍珠奶茶店毗鄰而立。較具「競爭力」的那一間,會吸引更多顧客。或許它有更美味的口味、更快的服務,或者更酷的設計。對於香港這樣的城市來說,競爭力意味著比新加坡或上海等其他城市,更能吸引企業、人才和投資。

影響競爭力的因素包括擁有:

  • 技術熟練且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人口

  • 良好的基礎設施(機場、互聯網、港鐵)

  • 簡單而低稅的稅制

  • 一個安全的社會,並擁有公平的法律制度(法治)


2. 在知識型經濟中競爭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型經濟的時代。這代表最成功的經濟體是建立在知識、資訊和高科技技能之上,而不僅僅是在工廠裡製造實體物品。

在這個新時代,香港如何提升其競爭力呢?

  • 作為中國內地的特別行政區:香港在連接中國內地與世界其他地方方面,扮演著獨特的橋樑角色。這為香港帶來巨大的優勢!

  • 作為國際都會:香港是全球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我們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資金。

  • 維持競爭力的行動:我們投資於頂尖大學,鼓勵創新和科技發展,並努力維持香港作為營商勝地的美譽。

你知道嗎?

香港一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及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這是我們剛才討論過的許多因素所帶來的成果。


3. 增長而不損害:可持續經濟發展

今天取得成功並不足夠。我們還必須考慮未來!這就是可持續經濟發展的概念。

可持續經濟發展是指在發展經濟以滿足我們當前需求的同時,不損害環境或耗盡所有資源,讓後代也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比喻時間:這就像你有一件美味的生日蛋糕。你今天想吃一大塊,但同時也要確保有足夠的蛋糕留給家人,讓他們明天和後天也能享用。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就在於找到這個完美的平衡點。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香港必須平衡三方面的要素:

  1. 經濟增長:保持我們的商業蓬勃發展。

  2. 社會福祉:關顧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質素。

  3. 環境保護:保護我們美麗的自然空間,並減少污染。

重點提示

要擁有真正成功的未來,香港的經濟不僅要具備競爭力,還必須是可持續發展的。這關乎我們要變得更聰明、更負責任,並放眼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