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香港的勞工市場

大家好!準備好探索香港的就業和金錢世界了嗎?「勞工市場」這個課題可能聽起來有點深奧,但它超級重要!它涵蓋了工作機會、誰獲得這些工作、人們賺多少錢,以及我們如何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了解這些有助於我們明白香港的運作方式,以及我們自己的未來可能如何。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吧!


第一部分:香港的就業與收入(基本概念)

什麼是「勞工市場」?

別擔心,它不是一個讓你購物的地方!勞工市場只是一個術語,用來描述工作機會如何被填補。這是僱主「尋找」員工,而員工「出售」他們的技能和時間的地方。當經濟狀況良好時,工作機會很多。當經濟不景氣時,找工作可能會更困難。

1.1 我們如何判斷就業市場是否健康?

我們會看一些稱為「統計數據」的特別數字。它們為我們提供了香港就業情況的概覽。

主要統計數據:失業率

這是最廣為人知的!失業率告訴我們,那些想工作並正在找工作但找不到的人所佔的百分比。

比喻:想像一個有100名學生的班級,他們都想找一份兼職工作。如果其中96人找到了工作,但有4人仍在找,那麼你們班的失業率就是4%。較低的失業率通常是經濟健康的標誌。

哪些人有時會較難找到工作?

統計數據顯示,某些人群在就業市場上可能面臨更多挑戰:

  • 年輕人: 他們工作經驗較少,因此找到第一份工作可能會比較困難。
  • 年長工人: 有時他們的技能可能已經過時,或者僱主可能傾向於聘請較年輕的員工。
  • 學歷較低的人: 在香港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城市,沒有較高的學歷可能會限制就業機會。
  • 來自較低社會經濟背景的人: 他們可能缺乏人脈或資源來幫助他們找到好工作。


重溫小盒子

勞工市場: 勞工與僱主聯繫的地方。

失業率: 想找工作但沒有工作的人所佔的百分比。

面對挑戰的群體: 年輕人、年長者和學歷較低的人士通常會遇到更多困難。



1.2 為什麼有些人找工作會遇到困難?

這不單是運氣問題!當中涉及個人和社會兩方面的因素。

個人因素(與個人相關的事項)
  • 資歷和技能: 你是否擁有這份工作所需的「工具」?平面設計師需要懂得使用設計軟件。廚師需要懂得烹飪。
  • 天賦: 這是你對某件事情的自然才能。有些人天生就擅長數字,而另一些人則很擅長與人溝通。
  • 工作態度: 你是否負責、準時,並且是一個良好的團隊合作者?僱主們會看重這些特質!
社會因素(與社會和經濟相關的事項)
  • 經濟轉型: 香港的經濟變化很大!幾十年前,我們有很多工廠。現在,我們的經濟重心是服務業,例如金融、銀行和旅遊。這種轉變意味著許多工廠工人的技能不再有高需求。
  • 激烈競爭: 香港是一個繁忙的城市,人才濟濟。這意味著通常有更多人競爭同一份工作。
  • 科技發展: 有些工作正在被電腦或機械人取代。例如,一些超市收銀員正被自助收銀機取代。

1.3 什麼因素影響你的薪金(工資)?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醫生比收銀員賺得多?有幾個因素決定一份工作的薪金。

  • 個人能力和資歷: 一般來說,你擁有的技能、知識和教育程度越高,你的薪酬就越高。大學學位通常會帶來比中學文憑更高的起薪點。
  • 工作性質: 有些工作的薪酬較高,因為它們困難、危險,或者需要非常罕見的技能。在摩天大樓高處的建築工地工作比在辦公室工作更危險,因此通常薪酬更高。
  • 社會因素(供求關係): 如果某種工作需求很高(例如數據科學家),但只有很少人能勝任,那麼薪金就會很高。如果成千上萬的人都能做一份工作,薪酬可能會較低。

1.4 勞工如何保持競爭力?(如何「升級」!)

勞工市場總是在變化,所以勞工需要適應才能保持其價值。

把它想像成玩電子遊戲。你不能用第一級的技能去擊敗最終的大魔王!你需要不斷升級。

  • 終身學習: 學習不會在你畢業時停止!終其一生不斷進修和學習新技能是關鍵。
  • 提升競爭力: 這意味著提升你的技能,無論是學習一門新語言、掌握一個新的電腦程式,還是改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
  • 具備適應能力: 對行業變化保持開放態度,並願意承擔新任務。
你知道嗎?

香港政府設有僱員再培訓局(ERB)等機構,提供數千種不同課程,幫助在職人士學習新技能,為他們的職業生涯「升級」!

第一部分的重點

找工作和你的收入高低,取決於個人因素(例如你的技能)和社會因素(例如經濟狀況)的綜合影響。要取得成功,勞工必須不斷學習和適應變化。


第二部分:香港的勞工保障(安全網)

社會設有規則和制度,以確保勞工獲得公平待遇,並在困難時得到支援。這些就像安全網一樣。

2.1 最低工資法例

這是薪金方面一個非常重要的安全網。

它是什麼?

法定最低工資是一條法例,規定僱主支付給勞工的最低每小時工資。它是一個「工資下限」——你的工資不能低於這個水平。

例子:如果最低工資是每小時40港元,你的老闆每小時必須支付你至少40港元,即使你在快餐店工作或擔任清潔工。

最低工資的影響

這條法例有不同的影響,人們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一開始覺得有點難理解,別擔心,我們的目標是從多個角度來看待它!

  • 對於低收入勞工: 它可以增加最低薪勞工的收入,幫助他們更好地負擔基本生活開支。這是一個主要的好處。
  • 對於企業: 一些企業老闆表示,這會增加他們的成本。他們可能會僱用較少工人或減少工時來管理這些成本。

2.2 法律保障(勞工法例)

除了工資,香港的勞工法例(《僱傭條例》)也為大多數勞工提供許多其他基本保障。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保障:

  • 休息日: 勞工每七天享有至少一天休息日。
  • 有薪假期: 勞工在法定假日(例如農曆新年)可獲發工資,並在工作滿一定時期後享有有薪年假。
  • 防止不合理解僱: 僱主不能因無聊或不公平的理由解僱你而不承擔後果。

這些法例確保了工作上的基本公平標準。

2.3 社會安全網: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

如果有人失業並且沒有錢生活,會發生什麼事?

它是什麼?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是一項政府計劃,旨在向那些無法在經濟上自給自足以應付基本生活需要的家庭提供財政援助。它是最後一個安全網。

比喻:把綜援想像成政府為面臨嚴重經濟困難的人士提供的一筆應急資金。它幫助他們支付食物和租金等基本開支。

它是為誰而設的?

它不單為失業人士而設。它適用於任何收入和資產低於某個水平的人士,包括長者、殘疾人士,或收入非常低的單親家庭。

重要提示: 綜援與薪金不同。它是政府提供的社會援助,旨在幫助人們應付基本生活需要。

第二部分的重點

香港的勞工受到三個主要安全網的保護:最低工資法例(保障薪酬)、勞工法例(保障休息日、假期等權利),以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基本財政支援)。


恭喜大家完成這個課題!了解勞工市場有助於你思考自己的未來,並體會香港人每天面對的挑戰和機會。繼續保持好奇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