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度量估算!

各位同學好!你有沒有試過猜猜罐子裡有多少糖果?或者在結賬前估計一下錢夠不夠用?這就是估算!在本章中,我們將會成為數學估算的專家,學習如何做出精明又準確的估計。

為甚麼這很重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總是需要一個完美、精確的答案。有時候,一個好的估計(即約數)更快,而且同樣有用。這項技能將在購物、烹飪、計劃旅程,甚至在科學課上幫助你。所以,讓我們一起投入學習,成為估算達人吧!


第一部分:約數與估算策略

讓我們先從基礎開始。並非所有數字都一樣。有些是精確的,有些只是足夠接近。

甚麼是約數?

精確值是指一個絕對精確的數字。例如,一打雞蛋剛好有12隻

約數是一個接近精確值,但已經簡化了的數字。例如,一個城市的人口可能是7,845,123(精確值),但我們通常會說『約780萬』(約數)。

我們使用約數來使數字更容易處理。主要的方法就是四捨五入。

四捨五入:你的必備工具

四捨五入是近似數字最常用的方法。你可以這樣想:如果你站在兩盞街燈之間,四捨五入就像是決定你離哪盞燈比較近。

四捨五入的黃金法則:

「夠五要進一,不足五捨去。」

以下是它的運作方式,一步步來:

  1. 找出你需要四捨五入的位數(我們稱之為「捨入位」)。
  2. 查看它右邊緊鄰的數字(「決定位」)。
  3. 如果「決定位」是5、6、7、8或9,你便將「捨入位」進位1。
  4. 如果「決定位」是0、1、2、3或4,你便保持「捨入位」不變。
  5. 「捨入位」右邊的所有數字都變為零(如果它們在小數點後,則直接捨去)。
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位(d.p.)

這表示我們只想要小數點後有特定位數的數字。

例子:將7.834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1位。

1. 小數點後第一位是8。這是我們的「捨入位」。
2. 它右邊的數字是3。這是我們的「決定位」。
3. 由於3是「不足五」,我們「捨去」。8保持不變。
4. 所以,7.834 ≈ 7.8(準確至小數點後1位)

例子:將15.279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2位。

1. 小數點後第二位是7
2. 它右邊的數字是9
3. 由於9是「夠五」,我們「進位」。7變成8。
4. 所以,15.279 ≈ 15.28(準確至小數點後2位)

四捨五入至有效數字(sig. fig. 或 s.f.)

這個可能會有點難搞,所以就算一時未能完全明白也不用擔心!「有效」在這裡的意思就是「重要」。這些數字賦予一個數值其大小和準確性。

如何數算有效數字:

  • 規則1:所有非零數字(1-9)永遠是有效數字。(例如,在12.3中,有3個有效數字)
  • 規則2:非零數字之間的零是有效數字。(例如,在506中,有3個有效數字)
  • 規則3:數字最開頭的零不是有效數字。(例如,在0.045中,只有2個有效數字——4和5)
  • 規則4:只有當數字有小數點時,結尾的零才是有效數字。(例如,2.50有3個有效數字,但2500只有2個有效數字,除非另有說明!)

例子:將47,812四捨五入至2個有效數字。

1. 首兩個有效數字是47。所以,7是我們的「捨入位」。
2. 它右邊的數字是8
3. 由於8是「夠五」,我們「進位」。7變成8。
4. 它之後的數字(8、1、2)都變成零來作為佔位符。
5. 所以,47,812 ≈ 48,000(準確至2個有效數字)

例子:將0.05264四捨五入至3個有效數字。

1. 首個有效數字是5(我們忽略開頭的零)。首三個是5、2和6。所以,6是我們的「捨入位」。
2. 它右邊的數字是4
3. 由於4是「不足五」,我們「捨去」。6保持不變。
4. 所以,0.05264 ≈ 0.0526(準確至3個有效數字)

其他估算策略

有時候,我們不單單是四捨五入到最接近的數值。實際情況會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向上取整:當你需要確保擁有足夠的某物時,你會這樣做。

例子:學校旅行需要巴士接載42位學生。每輛巴士可載20位學生。需要多少輛巴士?
計算:$$42 \div 20 = 2.1$$ 你不可能租用2.1輛巴士!如果向下取整到2輛,就會有學生不能上車。你必須向上取整到3輛巴士,以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去。

向下取整:當你不能超過某個限額,或者想知道可以湊成多少個完整組合時,你會這樣做。

例子:你有$50。你想買每件$12的T恤。你可以買多少件?
計算:$$50 \div 12 = 4.166...$$ 你沒有足夠的錢買5件T恤。你必須向下取整到4件。

第一部分主要內容總結

約數能讓數字變得簡單。四捨五入是你的主要工具(記住「夠五要進一」)。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你需要考慮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向上取整(確保足夠)還是向下取整(在限制範圍內)。


第二部分:測量誤差

你有沒有試過精確地測量某樣東西?那是不可能的!每一次測量,無論多麼仔細,都會帶有微小的誤差。理解這一點能幫助我們知道測量結果的真正準確度。

最大絕對誤差

這聽起來很複雜,但它只是一個給定測量中最大可能誤差。它取決於你的測量工具的精確程度。

規則:最大絕對誤差是測量工具上最小刻度單位(「準確度」)的一半。

例子:你用尺測量一條線,結果是10厘米,準確至最接近的厘米

最小單位(準確度)是1厘米。
最大絕對誤差 = $$ \frac{1}{2} \times 1 \text{ cm} = 0.5 \text{ cm} $$

這表示實際長度並非剛好10厘米。它可能比10厘米大0.5厘米,或小0.5厘米。這給了我們實際數值的範圍:

下限:$$10 - 0.5 = 9.5 \text{ cm}$$

上限:$$10 + 0.5 = 10.5 \text{ cm}$$

所以,實際長度介乎9.5厘米和10.5厘米之間(但不包括10.5厘米本身!)。

相對誤差與百分誤差

如果你正在測量一隻螞蟻,0.5厘米的誤差是相當大的;但如果你在測量一個足球場,那誤差就非常小了。我們需要一種方法來評估誤差的大小。這就是相對誤差和百分誤差的用武之地!

相對誤差比較誤差的大小與測量值的大小。

$$ \text{相對誤差} = \frac{\text{最大絕對誤差}}{\text{測量值}} $$

使用我們10厘米線的例子:

$$ \text{相對誤差} = \frac{0.5 \text{ cm}}{10 \text{ cm}} = 0.05 $$

百分誤差只是將相對誤差轉換為百分比,這樣更容易理解。

$$ \text{百分誤差} = \text{相對誤差} \times 100\% $$

對於我們10厘米的線:

$$ \text{百分誤差} = 0.05 \times 100\% = 5\% $$

這告訴我們,我們的測量結果在5%的準確度內。

讓我們來嘗試一個完整的問題!

一隻小狗的體重被測量為2.4公斤,準確至0.1公斤。找出百分誤差。

步驟1:找出最大絕對誤差。

準確度是0.1公斤。
最大絕對誤差 = $$ \frac{1}{2} \times 0.1 \text{ kg} = 0.05 \text{ kg} $$

步驟2:找出相對誤差。

測量值是2.4公斤。
相對誤差 = $$ \frac{0.05}{2.4} $$

步驟3:找出百分誤差。

百分誤差 = $$ \frac{0.05}{2.4} \times 100\% \approx 2.08\% $$ (準確至3個有效數字)

你知道嗎?

科學家和工程師經常使用百分誤差!如果科學家的實驗百分誤差很小,他們就知道結果是可靠的。如果很大,他們就知道需要改進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內容總結

沒有測量是完美的!最大絕對誤差是最小測量單位的一半。相對誤差百分誤差告訴我們該誤差相對於測量值本身的重要性。百分誤差越小,測量結果就越精確。


第三部分:聰明估算——選擇你的策略

既然你已經掌握了這些工具,現在讓我們學習如何成為一名「數學偵探」吧。最佳策略取決於你正在解決的問題。你必須在情境中尋找線索!

何時使用哪種策略?

問自己:「我的估算過高或過低會有甚麼後果?」

  • 當低估會造成問題時,使用向上取整。
    例子:你正在買油漆。牆壁需要2.2公升油漆。油漆以1公升罐裝出售。如果你向下取整到2公升,油漆就不夠用了!你必須向上取整,買3罐。

  • 當高估會造成問題時,使用向下取整。
    例子:你每月有500 MB的數據計劃。你想下載一些影片,每段80 MB。你可以下載多少段?$$500 \div 80 = 6.25$$。你不能下載7段影片,因為那會超出你的限額。你必須向下取整到6段影片。

  • 當你只需要一個快速、接近的答案時,使用四捨五入。
    例子:你想估算你的購物賬單。你有售價為$29.90、$12.10和$18.50的商品。你可以將它們四捨五入到$30、$12和$19,以獲得快速估計:$$30 + 12 + 19 = $61$$。

使用估算來檢查你的答案

估算也是發現錯誤的超能力!

想像你在考試中計算出:$$ 58.7 \times 9.6 = 5635.2 $$

這看起來對嗎?讓我們快速估算一下:

$$ 58.7 \approx 60 $$

$$ 9.6 \approx 10 $$

估算答案:$$ 60 \times 10 = 600 $$

你計算出的答案是5635.2,但估算出的答案是600。它們根本不接近!這告訴你,你可能在計算中犯了錯誤(例如,小數點放錯了位置)。正確答案是563.52,這與我們的估算非常接近。

第三部分主要內容總結

估算是一種思考工具,而不僅僅是一套規則。仔細閱讀問題,理解其情境。這會告訴你該向上取整、向下取整,還是取最接近的數值。務必使用估算來再次檢查你的計算結果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