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氏定理:直角三角形嘅學習好幫手!

各位同學好!歡迎嚟到畢氏定理嘅學習筆記。呢個名聽落好似好深奧,但你哋唔使擔心!其實佢係一個關於一種特別三角形嘅超實用又幾簡單嘅法則嚟㗎。喺呢份筆記入面,我哋會一齊解開佢嘅秘密。

你會學到呢個定理係乜嘢、點樣用佢,同埋點解佢係解決現實世界問題(由整櫃到打機都得㗎!)嘅「超能力」嚟㗎。我哋開始啦!


首先:認識直角三角形

喺我哋用呢個定理之前,我哋要先認識一下佢嘅「主角」:直角三角形。佢係指任何一個有一個「完美角」(好似正方形或者書本嘅角咁)嘅三角形。呢個特別嘅角就係90度

直角三角形嘅各部分

每個直角三角形都有三條邊,佢哋都有特別嘅名。搞清楚呢啲名係最重要嘅第一步嚟㗎!

  • 斜邊 (我哋會叫佢做 'c'): 佢係呢個三角形嘅「超級巨星」!佢永遠係最長嘅邊,而且永遠喺直角嘅對面。你可以想像佢係「斜斜地」嗰條邊。

  • 兩條直角邊 (我哋會叫佢哋做 'a' 同 'b'): 佢哋係另外兩條邊。佢哋互相相連,形成嗰個90度嘅直角。邊條叫 'a',邊條叫 'b' 都冇所謂嘅。

想像一個三角形,其中一個角有個正方形符號。嗰個就係直角喇。唔掂到嗰個角嘅邊就係斜邊啦!

快速溫習小錦囊

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90°角嘅三角形。
斜邊 (c): 最長嘅邊,喺直角嘅對面。
直角邊 (a 同 b): 形成直角嘅兩條短邊。

重點提示

如果你識得正確咁搵到斜邊,你就已經成功咗一半啦!做得好好!


重頭戲登場:咩係畢氏定理?

畢氏定理係直角三角形各邊之間嘅一種特殊關係。佢話:

「如果你喺兩條短邊(直角邊)上面各起一個正方形,佢哋嘅面積加埋,會啱啱等於喺最長嗰條邊(斜邊)上面起嘅正方形面積。」

聽落好神奇,但用公式表達會易用好多㗎!

著名公式

呢個定理可以寫成呢個簡單而有力嘅方程:

$$ a^2 + b^2 = c^2 $$

其中:

  • ab 係直角邊嘅長度。

  • c 係斜邊嘅長度。

如果你知道其中兩條邊嘅長度,呢條公式就可以幫你搵到剩餘嗰條邊嘅長度喇。等我哋睇吓點用啦!

例題一:搵斜邊 (c)

想像一個三角形,兩條直角邊分別長 3 厘米4 厘米。我哋想搵斜邊嘅長度。

逐步教學:
  1. 辨識各邊:
    兩條直角邊係 a = 3 同 b = 4。我哋要搵 c。

  2. 寫下公式:
    $$ a^2 + b^2 = c^2 $$

  3. 代入已知數字:
    $$ 3^2 + 4^2 = c^2 $$

  4. 計算平方:
    記住,$$3^2$$ 嘅意思係 3 × 3。
    $$ 9 + 16 = c^2 $$

  5. 相加數字:
    $$ 25 = c^2 $$

  6. 搵平方根:
    要搵到 'c' 本身,我哋需要做平方嘅相反運算,就係搵平方根 ($$\sqrt{...}$$)。
    $$ c = \sqrt{25} $$
    $$ c = 5 $$

答案: 斜邊長度係 5 厘米

例題二:搵直角邊 (a 或 b)

而家,想像一個三角形,斜邊長 13 厘米,其中一條直角邊長 12 厘米。等我哋搵另一條直角邊。

唔使擔心,過程好相似㗎!

逐步教學:
  1. 辨識各邊:
    斜邊 c = 13。其中一條直角邊係 b = 12。我哋要搵 a。

  2. 寫下公式:
    $$ a^2 + b^2 = c^2 $$

  3. 代入已知數字:
    $$ a^2 + 12^2 = 13^2 $$

  4. 計算平方:
    $$ a^2 + 144 = 169 $$

  5. 重新整理公式以找出 $$a^2$$:
    我哋需要將 $$a^2$$ 獨立出嚟,所以要喺兩邊同時減去 144。
    $$ a^2 = 169 - 144 $$

  6. 相減數字:
    $$ a^2 = 25 $$

  7. 搵平方根:
    $$ a = \sqrt{25} $$
    $$ a = 5 $$

答案: 缺失嘅直角邊長度係 5 厘米

常見錯誤要避免!
  • 搞亂 'c': 永遠要確保 'c' 係斜邊(最長嗰條邊)。條公式絕對唔係 $$a^2 + c^2 = b^2$$!

  • 唔記得最後一步: 一個常見錯誤係去到 $$c^2 = 25$$ 就停咗。你必須搵埋平方根先算係 'c' 嘅最終答案。

  • 應該減數時反而加數: 當你搵短邊(a 或 b)嘅時候,記住要用減法嚟計平方數,好似例題二咁。

重點提示

公式 $$a^2 + b^2 = c^2$$ 就係你嘅「萬能匙」!如果你係搵最長嘅邊 (c),就要用加法。如果你係搵短邊 (a 或 b),就要用減法。


反過嚟睇:畢氏定理嘅逆定理

所以,我哋知道如果一個三角形有直角,咁 $$a^2 + b^2 = c^2$$。

呢個定理嘅逆定理就係將上面嗰句反轉講:

「如果一個三角形嘅邊長符合 $$a^2 + b^2 = c^2$$ 呢條公式,咁佢一定係直角三角形。」

我哋用逆定理嚟檢測一個三角形係咪有90°角。

點樣用逆定理

一個三角形嘅邊長分別係 8 厘米15 厘米17 厘米。佢係咪一個直角三角形呢?

逐步測試:
  1. 找出最長嘅邊。 呢條邊一定係你嘅 'c'。
    喺呢度,c = 17。咁,a = 8 同 b = 15。

  2. 分開計算 $$a^2 + b^2$$。
    $$ 8^2 + 15^2 = 64 + 225 = 289 $$

  3. 而家,分開計算 $$c^2$$。
    $$ 17^2 = 289 $$

  4. 比較你嘅結果。
    $$a^2 + b^2 = c^2$$ 嗎?係!289 等於 289。

結論: 因為邊長符合公式,所以呢個係一個直角三角形!

如果邊長係 5、6 同 7 呢?
最長嘅邊 c = 7。
$$a^2 + b^2 = 5^2 + 6^2 = 25 + 36 = 61$$
$$c^2 = 7^2 = 49$$
61 等於 49,所以呢個唔係一個直角三角形。

重點提示

逆定理可以幫你成為一個「三角形偵探」!如果 $$a^2 + b^2$$ 等於 $$c^2$$,咁你就搵到一個直角啦!


畢氏定理實戰!解決實際問題

呢個就係神奇嘅地方喇。畢氏定理喺現實世界中係成日用到㗎。

小貼士: 遇到文字題嘅時候,記得畫幅簡單嘅圖。咁樣可以幫你睇到個三角形!

問題例子:斜靠嘅梯

一條 10 米長嘅梯斜靠喺牆上。梯嘅底部距離牆腳 6 米。梯可以伸到牆上有幾高呢?

解決問題:
  1. 畫幅圖。 你會見到梯、牆同地面形成一個直角三角形。

    • 梯係斜邊,所以佢就係斜邊 (c = 10)

    • 地面係其中一條直角邊 (b = 6)

    • 牆係另一條直角邊,我哋需要搵出佢嘅長度 (a = ?)

  2. 選擇公式。 我哋係搵直角邊,所以要用減法。
    $$ a^2 + b^2 = c^2 $$

  3. 代入數字並計算:
    $$ a^2 + 6^2 = 10^2 $$
    $$ a^2 + 36 = 100 $$
    $$ a^2 = 100 - 36 $$
    $$ a^2 = 64 $$
    $$ a = \sqrt{64} $$
    $$ a = 8 $$

答案: 梯可以伸到牆上 8 米高。

重點提示

喺你身邊嘅世界多啲留意三角形!無論你見到斜向嘅距離同兩條直線(好似電視螢幕嘅對角線,或者公園小徑咁),你都可以用畢氏定理嚟搵出缺失嘅長度。


趣味區:畢氏三元數 (進階學習)

呢個係一個好正嘅小竅門。畢氏三元數 係指一組特別嘅三個整數,佢哋完美咁符合畢氏定理。當中唔會涉及小數㗎!

最出名嘅三元數係:(3, 4, 5)
等我哋驗證一下:$$3^2 + 4^2 = 9 + 16 = 25$$。而 $$5^2 = 25$$。佢work㗎!

以下係其他常見而值得記住嘅組合:

  • (5, 12, 13)

  • (8, 15, 17)

  • (7, 24, 25)

你甚至可以透過將成組三元數乘以同一個數字,嚟產生新嘅三元數!
例如,將 (3, 4, 5) 乘以 2:你就會得到 (6, 8, 10)。等我哋驗證吓:$$6^2 + 8^2 = 36 + 64 = 100$$。而 $$10^2 = 100$$。佢都work㗎!


你知唔知?一啲歷史小知識

呢個定理係以一位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嘅名字命名嘅。佢同佢嘅追隨者,即係「畢達哥拉斯學派」,係大約公元前500年,最早為呢種關係寫下正式證明嘅其中一個群體。

不過,歷史學家發現有證據顯示,喺畢達哥拉斯之前超過1,000年,古巴比倫、埃及同中國嘅人已經知道直角三角形呢個特殊性質!佢哋用呢個知識嚟設計建築物同量度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