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恆等式——你在代數的「秘密捷徑」!

大家好!歡迎來到恆等式這個章節。你可以把恆等式想像成數學裡特別的「秘技」或捷徑。它們是非常實用的工具,能幫助你更快、更省力地解題。一旦你學會了,你就會覺得自己是個代數高手!

在這個章節,我們會學習:

1. 什麼是恆等式,以及它跟方程有什麼不同。
2. 如何利用恆等式快速地展開代數式。
3. 如何利用恆等式因式分解多項式(就像是展開的「逆向操作」!)。


重點來了:方程 VS 恆等式

你以前處理過方程,但恆等式有什麼不同呢?這是一個簡單但非常重要的區別。

方程只對某些數值成立

把方程想像成一把只能打開一個特定鎖頭的鎖匙。

例如:方程 $$x + 3 = 8$$ 只在 x = 5 時才成立。如果你嘗試用其他數值代替 x,它就不會成立了。

恆等式對所有數值都成立

恆等式就像一把能打開所有鎖的萬能匙!無論你代入任何數值給變數,這個陳述永遠都會成立。

例如: $$2(x + 1) = 2x + 2$$ 讓我們測試一下:

  • 如果 x = 3:2(3 + 1) = 2(4) = 8。而 2(3) + 2 = 6 + 2 = 8。結果一樣!
  • 如果 x = 10:2(10 + 1) = 2(11) = 22。而 2(10) + 2 = 20 + 2 = 22。結果一樣!
  • 如果 x = -1:2(-1 + 1) = 2(0) = 0。而 2(-1) + 2 = -2 + 2 = 0。結果一樣!

因為它對任何 x 值都成立,所以它是一個恆等式。我們常用符號「≡」代替「=」來表示恆等式,但「=」也同樣常用。


如何證明恆等式

要證明一個方程是恆等式,你的任務就是要展示左方 (L.H.S.)右方 (R.H.S.) 完全相同。

黃金法則:只處理其中一方(通常是看起來較複雜的一方),並一步步簡化它,直到它與另一方完全相同。

例子:證明 (x + 1)² - 1 = x(x + 2) 是一個恆等式。

讓我們從左方 (L.H.S.) 開始,因為它看起來比較複雜。
左方 (L.H.S.) = $$(x + 1)² - 1$$
步驟一:展開 $$(x + 1)²$$,即是 $$(x + 1)(x + 1)$$ $$(x + 1)(x + 1) = x² + x + x + 1 = x² + 2x + 1$$
步驟二:現在把它放回左方 (L.H.S.) 的表達式。 $$L.H.S. = (x² + 2x + 1) - 1$$
步驟三:簡化。 $$L.H.S. = x² + 2x$$
步驟四:現在,讓我們看看右方 (R.H.S.)。 右方 (R.H.S.) = $$x(x + 2) = x² + 2x$$
因為左方 (L.H.S.) = 右方 (R.H.S.) ($$x² + 2x$$),所以我們已經證明了它是一個恆等式!

重點歸納

方程只對特定數值成立,而恆等式則對所有可能數值都成立。要證明恆等式,就是簡化其中一方,直到它與另一方完全匹配。


利用恆等式展開表達式:快速方法!

還記得展開像 $$(x+2)(x+3)$$ 這樣的括號嗎?恆等式就是用於特別展開情況的捷徑。讓我們學習三個最重要的恆等式!

恆等式一:平方差

這個恆等式適用於兩個括號幾乎相同,但一個帶有「加號」而另一個帶有「減號」相乘的情況。

公式: $$(a - b)(a + b) = a² - b²$$

記憶口訣:只需記住「第一項的平方減去第二項的平方」。

例子:展開 (x - 5)(x + 5)。
不用擔心傳統的複雜方法!直接使用恆等式吧。

步驟一:找出「a」和「b」。在這裡,a = xb = 5
步驟二:應用公式 $$a² - b²$$。
步驟三:代入你的數值:$$x² - 5²$$
答案:$$x² - 25$$。就這麼簡單!快得多呢!

恆等式二:完全平方(「加號」版本)

這適用於括號內有加號的平方,例如 $$(a+b)²$$。

公式: $$(a + b)² = a² + 2ab + b²$$

記憶口訣:「首項平方,加上兩倍積,再加末項平方。」

例子:展開 (y + 4)²。

步驟一:找出「a」和「b」。在這裡,a = yb = 4
步驟二:應用公式 $$a² + 2ab + b²$$。
步驟三:代入你的數值:$$y² + 2(y)(4) + 4²$$
答案:$$y² + 8y + 16$$。

常見錯誤警示!
一個非常常見的錯誤是認為 $$(a + b)² = a² + b²$$。這是錯誤的!千萬別忘了中間項 $$2ab$$!把它想像成建造一間房子:你需要地基 ($$a²$$)、屋頂 ($$b²$$),以及中間所有的牆壁 ($$2ab$$)。你不能只有地板和屋頂就說這是一間房子!

恆等式三:完全平方(「減號」版本)

這適用於括號內有減號的平方,例如 $$(a-b)²$$。它與加號版本非常相似。

公式: $$(a - b)² = a² - 2ab + b²$$

請注意,只有中間項是負數。末項 ($$b²$$) 仍然是正數,因為負數的平方結果是正數!

例子:展開 (2x - 3)²。

步驟一:找出「a」和「b」。在這裡,a = 2xb = 3
步驟二:應用公式 $$a² - 2ab + b²$$。
步驟三:仔細代入:$$(2x)² - 2(2x)(3) + 3²$$
答案:$$4x² - 12x + 9$$。

重點歸納

記住這三個展開恆等式,能為你省下時間:

  • $$(a - b)(a + b) = a² - b²$$
  • $$(a + b)² = a² + 2ab + b²$$
  • $$(a - b)² = a² - 2ab + b²$$

利用恆等式進行因式分解:逆向操作!

因式分解是展開的逆向操作。我們從答案(例如 $$x² - 25$$)開始,逆向推導找出原來的括號。同樣的三個恆等式就是我們的工具!

如果一開始覺得有點難,別擔心。關鍵是學會辨識模式!

因式分解平方差

如果你看到兩項完全平方數被一個減號隔開,你就可以使用這個恆等式!

公式: $$a² - b² = (a - b)(a + b)$$

例子:因式分解 y² - 49。

步驟一:找出模式。這是平方差嗎?是的!$$y²$$ 是一個平方數,$$49$$ 也是一個平方數($$7²$$),而且它們之間有一個減號。
步驟二:找出「a」和「b」。是哪個數的平方得到每一項的呢? $$a² = y² \rightarrow a = y$$ $$b² = 49 \rightarrow b = 7$$
步驟三:應用公式 $$(a - b)(a + b)$$。
答案:$$(y - 7)(y + 7)$$。

因式分解完全平方三項式

「三項式」就是指有三項的表達式。如果你看到有三項,請檢查它是否符合完全平方的模式。

公式:

  • $$a² + 2ab + b² = (a + b)²$$
  • $$a² - 2ab + b² = (a - b)²$$

如何辨識模式:三步檢查法
1. 首項是完全平方數嗎?($$a²$$)
2. 末項是完全平方數嗎?($$b²$$)
3. 中間項是 $$2 \times a \times b$$ 嗎?(也要檢查正負號!)

例子:因式分解 x² + 14x + 49。

步驟一:檢查首項和末項。
首項:$$x²$$。是的,這是 $$(x)²$$。所以,我們猜 a = x
末項:$$49$$。是的,這是 $$7²$$。所以,我們猜 b = 7

步驟二:檢查中間項。
公式要求中間項是 $$2ab$$。讓我們檢查一下:$$2 \times (x) \times (7) = 14x$$。完全符合!
步驟三:決定正負號。
中間項是 $$+14x$$,所以我們使用加號版本:$$(a + b)²$$。
答案:$$(x + 7)²$$。

重點歸納

要進行因式分解,尋找視覺線索!

  • 兩項且帶有減號?檢查是否符合 $$a² - b²$$。
  • 三項?檢查首項和末項是否為平方數,然後檢查中間項是否為 $$2ab$$。

你已掌握恆等式了!

太棒了!你已經學會了三個基本的恆等式,它們將會是你在代數裡最好的朋友。一開始它們可能看起來很多,但只要多加練習,你很快就會在各處發現它們的蹤影。

繼續練習使用它們進行展開和因式分解吧,很快你就會得心應手了。你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