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對稱與變換的世界!

各位同學,大家好!準備好探索數學中最具視覺美感與創意的一部分:對稱與變換。這些概念無處不在——無論是藝術品、大自然、電子遊戲,甚至你在鏡中見到的自己,都一樣看到它們的影子!

在這個章節中,你會學會如何將圖形翻轉、滑動與旋轉。就好像一個平面設計師或動畫師般,運用數學來控制物件的移動。不用擔心聽起來很複雜;我們會將它一步步拆解,變得簡單又易懂。那麼我們就開始吧!


第一部分:對稱 —— 平衡之美

什麼是對稱?

對稱就是當一個圖形或物件有完美平衡的感覺。如果你用某些方式移動它(例如翻轉或旋轉),它都與原本的樣子完全一樣。就好像蝴蝶的翅膀或海星般,對稱讓它們看起來特別美。

兩種主要的對稱類型

軸對稱(或線對稱)

這種你可能最熟悉。如果一個圖形可以畫一條直線穿過它,而兩邊都是對方的鏡像,那麼它就具有軸對稱。

這條特別的線就叫做對稱軸

- 例子:一個心形圖案有一條對稱軸,就在正中間。
- 例子:一個正方形有四條對稱軸(你都找到了嗎?)。
- 例子:字母「A」有一條垂直的對稱軸,而「E」就有一條水平的對稱軸。

旋轉對稱

如果一個圖形可以圍繞一個中心點旋轉,而在未轉足360度之前,它已經可以與原本的樣子一樣,那麼它就具有旋轉對稱。

一個圖形在轉動一圈期間,有幾次看起來一樣,這個數字就叫做它的旋轉對稱次數

- 例子:一個正方形圍繞中心旋轉時,會在4個不同位置看起來一樣。所以,它的旋轉對稱次數是4。
- 例子:風車或海星都具有旋轉對稱。

對稱的重點提示

對稱的核心就是平衡。軸對稱是指圖形沿一條線形成鏡像。旋轉對稱就是指圖形圍繞一個點旋轉後,看起來與原本一樣。


第二部分:變換 —— 移動圖形

變換是一種改變圖形位置或方向的方法。想像一下,就好像你給指令一個圖形如何移動般。

要認識的關鍵詞:
- 原圖形(Object): 未經變換前的原本圖形。
- 影像(Image): 經過變換後的新圖形。

我們會學到的變換(平移、反射與旋轉)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們不會改變圖形的大小與角度。變換後的影像永遠與原圖形全等——它們就好像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兄弟般,只不過是位置不同或方向轉變了而已!

首先,快速重溫:坐標平面

還記得坐標平面嗎?它是一個有兩條主要線的網格圖:水平的x軸與垂直的y軸。它們相交的點叫做原點,坐標是$$(0, 0)$$。

我們可以用坐標來找到網格圖上任何一點,寫做$$(x, y)$$。記住口訣:「要先沿著走廊走(x軸),才可以上下樓梯(y軸)。


變換一:平移(滑動)

平移是最簡單的變換。它只是「滑動」的意思。你會將圖形上的每一個點,都沿著完全相同的距離與方向移動。

生活實例:想像一下你將一枚國際象棋棋子在棋盤上滑動。它不會翻轉也不會轉動;它只是滑到一個新的格子。

如何平移一個點

平移的指示會以左右與上下的移動來表示。

- 向移動,x坐標會加。
- 向移動,x坐標會減。
- 向移動,y坐標會加。
- 向移動,y坐標會減。

如果一個點在$$(x, y)$$,而我們將它水平平移$$a$$單位,垂直平移$$b$$單位,那麼新的點(即是影像)就會在$$(x+a, y+b)$$。

逐步例子:

我們試著將點A(2, 1)「向右平移4個單位,向上平移3個單位」。

1. 從原本的x坐標開始: 2
2. 向右移動4個單位: $$2 + 4 = 6$$。新的x坐標是6。
3. 從原本的y坐標開始: 1
4. 向上移動3個單位: $$1 + 3 = 4$$。新的y坐標是4。
5. 影像點A'就在(6, 4)。

要小心避免的常見錯誤!

負方向要特別小心!「向左」移動代表x坐標要減,「向下」移動代表y坐標要減。不要搞混了!

平移的重點提示

平移就是「滑動」。只要將x與y坐標加減,就可以找到影像的新位置。


變換二:反射(翻轉)

反射就是「翻轉」。就好像照鏡子般。影像中的每一個點,都與原圖形的對應點距離鏡面線的距離一樣。

這條鏡面線就叫做反射軸

沿x軸反射

當你將一點沿著水平的x軸反射時,就好像x軸是一個水窪般。那點會「跳」到另一邊,但是離水窪邊緣的距離保持不變。

法則:將點$$(x, y)$$沿x軸反射,影像是$$(x, -y)$$。
簡單來說,x坐標不變,而y坐標就變號!

例子:將點B(3, 4)沿x軸反射,得到的影像是B'(3, -4)。

沿y軸反射

當你將一點沿著垂直的y軸反射時,y軸就是塊鏡子。

法則:將點$$(x, y)$$沿y軸反射,影像是$$(-x, y)$$。
這次y坐標不變,而x坐標就變號!

例子:將點C(-2, 5)沿y軸反射,得到的影像是C'(2, 5)。

記憶小貼士:

記住這些法則有一個簡單方法:
- 當你沿x軸反射時,x坐標保持不變。
- 當你沿y軸反射時,y坐標保持不變。

沿其他水平或垂直線反射

有時反射軸不是坐標軸!如果需要沿直線y = 2x = -1反射又該怎麼辦呢?

「數格子」方法:
1. 在你的原圖形上選取一個點。
2. 從那個點直接數格子到反射軸。
3. 在反射軸的另一邊,數相同數量的格子。
4. 那裡就是你影像點的位置!圖形所有的角位都重複這個步驟。

反射的重點提示

反射就是圖形沿一條線「翻轉」。如果反射軸是坐標軸,只需要將「另一邊」坐標的符號變換。如果是其他線,就用數格子 的方法吧!


變換三:旋轉(轉動)

旋轉就是「轉動」。一個圖形會圍繞一個固定點轉動,這個點叫做旋轉中心。在我們的課堂中,旋轉中心會永遠都是原點(0, 0)

要描述一個旋轉,你需要三樣東西:
1. 旋轉中心(對我們來說永遠都是原點)。
2. 旋轉角(例如:$$90^ circ, 180^ circ, 270^ circ$$)。
3. 旋轉的方向順時針逆時針)。

你知道嗎?

在數學中,逆時針方向被視為旋轉的「正」方向。這是我們測量旋轉角的標準方式!

圍繞原點(0,0)旋轉的坐標法則

這些法則起初看起來可能好像很難記,但它們其實有規律可循。我們集中看看標準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吧。

對於任何一點$$(x, y)$$:

  • 逆時針旋轉90°:新點是$$(-y, x)$$。
    (小秘訣:將x與y調換,然後將新的第一個數字變號)

  • 旋轉180°(任何方向都可):新點是$$(-x, -y)$$。
    (小秘訣:將x與y兩個坐標都變號即可)

  • 逆時針旋轉270°:新點是$$(y, -x)$$。
    (小秘訣:將x與y調換,然後將新的第二個數字變號)

快速提示:順時針旋轉90°等同於逆時針旋轉270°。而順時針旋轉270°又等同於逆時針旋轉90°!

逐步例子:

我們試著將點D(4, 2)圍繞原點逆時針旋轉90°。

1. 原點: $$(x, y) = (4, 2)$$。
2. 逆時針旋轉90°的法則是: $$(x, y) o (-y, x)$$。
3. 應用法則:新的x坐標會是-y,所以是-2。新的y坐標會是x,所以是4。
4. 影像點D'就在(-2, 4)。

旋轉的重點提示

旋轉就是圍繞一個點(對我們來說就是原點)「轉動」。記熟90°、180°與270°逆時針旋轉的三個關鍵法則吧。它們就是你的秘密武器!


第三部分:密鋪平面 —— 完美鑲嵌的圖案

密鋪平面就是由一個或多個圖形組成的圖案,它們可以完美地拼合在一起,沒有任何空隙或重疊。就好像鋪地磚般!

生活實例:蜜蜂築的蜂巢、磚牆、浴室地磚。

為何有些圖形可以密鋪平面?

秘密就在那些角位上!一個圖形要能夠密鋪平面,所有在某一個點(叫做頂點)相遇的角位,它們的角度加起來必須要剛好是360度。如果加起來少於360度,就會有空隙。如果加起來多於360度,它們就會重疊。

哪些正多邊形可以密鋪平面?

只有三種正多邊形可以單獨密鋪平面:

- 等邊三角形:每個角都是60°。六個等邊三角形可以在一個點相遇($$6 imes 60^ circ = 360^ circ$$)。
- 正方形:每個角都是90°。四個正方形可以在一個點相遇($$4 imes 90^ circ = 360^ circ$$)。
- 正六邊形:每個角都是120°。三個正六邊形可以在一個點相遇($$3 imes 120^ circ = 360^ circ$$)。

正五邊形不可以密鋪平面,因為它的內角是108°,而108乘任何整數都不會是360!

你知道嗎?

所有三角形(不只等邊三角形)與所有四邊形(不只正方形)都可以密鋪平面!這是因為它們的內角和(三角形是180°,四邊形是360°)都可以完美地被360度整除。

密鋪平面的重點提示

密鋪平面就是用沒有空隙或重疊的圖形來「鋪砌」出圖案。所有相遇點的角度加起來必須剛好是$$360^ circ$$。


章節總結

哇,你學到好多東西啊!你現在已經可以像個專業人士般,在坐標平面上移動圖形。來吧,一起快速重溫所有內容!

快速溫習箱

- 對稱:圖形具有完美平衡。可以是軸對稱(鏡像)或旋轉對稱(轉動後看起來一樣)。

- 平移(滑動):不轉動、不翻轉地移動圖形。只需對坐標進行加減。
$$(x, y) o (x+a, y+b)$$

- 反射(翻轉):將圖形沿反射軸翻轉。
- 沿x軸反射:$$(x, y) o (x, -y)$$
- 沿y軸反射:$$(x, y) o (-x, y)$$

- 旋轉(轉動):將圖形圍繞原點$$(0,0)$$轉動。
- 逆時針90°:$$(x, y) o (-y, x)$$
- 180°:$$(x, y) o (-x, -y)$$
- 逆時針270°:$$(x, y) o (y, -x)$$

- 密鋪平面(鋪砌):由沒有空隙或重疊的圖形組成的重複圖案。任何頂點的角度加起來必須是$$360^ circ$$。

繼續練習這些變換吧,你會在藝術、設計與大自然中,到處都找到它們!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