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環境變遷
大家好!你有沒有留意到,我們的冬天好像越來越短,夏天卻越來越熱?又或者天空有時候看起來灰濛濛的?這些都不是你的錯覺啊!在這一章,我們將會探討現今世界面對的一個最大挑戰:氣候變化。我們會一起了解氣候變化是甚麼,是甚麼原因導致香港以至全球出現這個問題,而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做些甚麼去幫助地球。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但不用擔心!我們會一起把它拆解。了解這點超級重要,因為地球的健康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我們的氣候真的在變化嗎?
天氣 vs. 氣候:有甚麼分別?
首先,讓我們釐清一個概念。人們常常會把天氣和氣候混淆。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記住它們:
天氣是指現在戶外正在發生的情況。今天下雨嗎?風大嗎?這就是天氣。它就像你的心情,每天都可以不同。
氣候則是一個地方在多年(通常是30年或以上!)的平均天氣。香港通常有炎熱潮濕的夏天和清涼乾燥的冬天。這就是我們的氣候。它就像你的個性,是隨時間比較穩定的。
當我們談論氣候變化時,我們指的是地球天氣的長期「個性」正在改變。
香港的變化跡象
那麼,我們在香港本地看到了哪些變化呢?科學家們長期以來都有記錄數據,他們發現了一些清晰的趨勢:
- 天氣越來越熱:香港的平均氣溫正在上升。這意味著我們在夏天會有更多酷熱天氣和更多酷熱夜晚(氣溫不容易下降)。我們的冬天也變得更暖和、更短。
- 更多極端降雨:我們正經歷更多大暴雨和極端雷暴。這可能會增加水浸和山泥傾瀉的風險。
- 能見度變差:你有沒有注意到更多煙霞的日子?雖然部分原因是本地空氣污染,但與氣候變化相關的風向模式改變會使情況惡化。香港的風力普遍隨時間減弱。
你知道嗎?香港天文台記錄天氣數據已超過130年!這悠久的歷史幫助科學家非常清晰地觀察到這些長期變化。
重點重溫
我們的氣候是長期天氣模式,而在香港,它肯定正在變化。主要跡象是氣溫上升(更多酷熱天氣和夜晚)、更多極端降雨,以及能見度變差。
大哉問:為甚麼氣候會變化?
要了解我們的氣候為何正在變化,我們首先需要對香港常見的氣候模式有所認識。
香港氣候:快速重溫
香港和華南地區擁有的是一種亞熱帶季風氣候。這意味著我們的天氣受稱為季風的季節性風向影響很大。這正是為何香港會有炎熱多雨的夏天和較涼乾燥的冬天。這個模式是東亞以至全球大氣候的一部分。
溫室效應:地球的保暖毯子
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溫室效應加劇。就算一開始覺得有點複雜,也別擔心,這個概念其實很簡單!
步驟一:太陽把熱能和光線傳送到地球。
步驟二:地球表面吸收部分熱能,並將其餘的反射回太空。
步驟三:我們的大氣層中有些特殊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例如二氧化碳),它們就像一張毯子。這些氣體會困住部分從地球散發出去的熱能,使我們的地球保持足夠溫暖,以維持生命。這個自然過程本身是一件好事!
問題來了:人類活動正在向大氣層釋放過多的溫室氣體。這使得「毯子」變得更厚,困住過多的熱能。這導致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我們稱這個過程為全球暖化。
想像一下,這就像一輛停在陽光下的汽車。陽光透過車窗射進車內,但熱能卻被困在車裡,使車內比外面熱得多。這就是溫室效應的實際例子!
甚麼令香港的「毯子」變得更厚?
有幾種人類活動正在加劇這個問題:
- 碳排放增加:這是最大的原因!我們燃燒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來為我們的家居、學校、工廠和汽車提供動力。燃燒這些燃料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它是主要的溫室氣體。
-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香港是龐大城市和工業區的一部分。該地區的許多工廠和發電廠排放大量污染物和溫室氣體,這些都影響著我們。
- 本地污染:我們自己的交通和工業也加劇了問題。
- 本地城市發展:我們城市裡所有混凝土建築物和道路都會吸收並困住熱能。這會產生城市熱島效應,使城市比周邊鄉郊地區更熱。
重點重溫
地球正因人類活動釋放過多溫室氣體,導致溫室效應加劇而變得更暖。在香港,這主要是由於燃燒化石燃料、區域發展,以及我們密集的城市環境所致。
不只我們:全球的氣候變化
我們在香港看到的變化,是全球巨大趨勢的一部分。一個更暖和的世界意味著氣候系統中含有更多能量,導致世界各地出現巨大問題。
氣候變化的全球影響
以下是一些正在全球發生的主要影響:
- 熱浪:極端炎熱天氣的出現頻率和強度增加。
- 極端天氣事件:乾旱、水浸、野火和強烈風暴的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增加。
- 海平面上升:隨著地球變暖,會發生兩件事:冰蓋和冰川融化,增加海洋水量;以及海水受熱膨脹。兩者都會導致海平面上升。
- 生態系統變化:植物和動物難以適應。有些可能被迫遷移,而另一些則可能面臨滅絕。例如,珊瑚礁對溫暖的海水非常敏感。
- 糧食供應中斷:降雨量和溫度的變化會使農作物更難生長,影響全球的糧食供應。
- 疾病傳播:一些疾病,特別是那些由蚊子等昆蟲傳播的疾病,可能會擴散到以前對它們來說過於寒冷的新地區。
聚焦……現實世界案例
案例一:圖瓦盧的海平面上升
圖瓦盧是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國。其最高點僅比海平面高4.6米。對他們來說,海平面上升不是未來問題——它正在發生。漲潮時海水會淹沒房屋和農田,導致糧食難以種植。圖瓦盧可能成為首批因氣候變化而被海洋吞噬的國家之一。
案例二:兩極冰川融化
北極和南極的暖化速度遠比世界其他地區快。大量的海冰和冰川正在融化。這不僅導致海平面上升,也破壞了北極熊和企鵝等動物的棲息地。一些科學家認為,北極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出現無冰的夏季。
案例三:中國的極端天氣
我們的國家——中國,也正受到嚴重影響。近年來,中國經歷了更多極端天氣事件。例如,2008年一場異常嚴重的暴風雪襲擊了華南地區,這個地區很少見到如此大的雪。這導致了大規模的交通混亂和停電。這種不可預測的極端天氣正是氣候變化的經典跡象。
誰受影響最深?
雖然氣候變化影響每個人,但它往往對最貧窮的人和國家打擊最大。他們通常缺乏金錢和資源來保護自己免受水浸、乾旱或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另一方面,有些人可能會看到短期利益。例如,隨著北極冰層融化,新的航運路線可能會開通。然而,巨大的負面環境後果遠遠超過這些微小的「好處」。
重點重溫
氣候變化是一場全球危機,導致海平面上升、更多極端天氣,以及生態系統受損。它以不同方式影響著不同的地方,從低窪的圖瓦盧島嶼到寒冷的兩極,並且往往對最脆弱的人群影響最大。
我們的地球,我們的未來:是時候採取行動了!
情況可能看似令人擔憂,但好消息是,現在採取行動還不算太遲!解決氣候變化需要全球範圍的團隊合作,但我們每個人的個人行動也同樣重要。
攜手合作:全球與國家層面的努力
世界各國正努力攜手合作,共同對抗氣候變化。他們會舉行會議並達成協議,試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然而,這非常困難!
為什麼國際合作這麼困難?
- 經濟成本:從化石燃料轉向清潔能源可能代價高昂。
- 不同優先事項:一些國家更側重於經濟增長,而另一些國家則更擔心環境問題。
- 公平性:誰應該減排最多?是那些長期以來一直污染的國家,還是剛剛開始發展經濟的發展中國家?這是一個棘手的爭論。
在中國(包括香港),相關的努力正在進行中。這包括投資於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種植更多樹木,以及提高建築物的能源效益。
你的力量:個人如何幫助地球
千萬不要認為你的行動太微不足道而無法帶來改變。當數百萬人做出微小改變時,這些行動會匯聚成巨大的影響力!以下是你能力所及的:
- 節約能源:不使用燈光和電子產品時,請關掉它們。使用節能電器。把冷氣機調高一點(25.5°C是個好目標!)。
- 環保出行:盡可能步行、騎自行車,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例如港鐵和巴士。路上的汽車少了,污染自然也減少了。
- 減少、重用、回收:這個「3R」原則之所以經典,是有原因的!
減少你購買的物品。你真的需要它嗎?
重用物品,而不是把它們丟掉。
妥善回收紙張、塑膠和金屬。
- 減少廚餘:生產食物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只取你吃得完的分量,就能節省資源並減少浪費。
- 傳播訊息:向你的朋友和家人講述你所學到的知識。越多的人了解這個問題,就會有越多的人願意採取行動。
你所做的每一個微小行動,都為更大的解決方案作出貢獻。你有力量成為改變的一部分!
重點重溫
對抗氣候變化既需要政府層面的重大行動,也需要個人層面的微小行動。雖然國際合作充滿挑戰,但我們在節約能源、減少浪費和明智出行方面的個人選擇,確實能帶來正面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