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與世界貿易概覽

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關於我國經濟及其與世界連結的學習筆記。你有沒有想過,你每天使用的東西從哪裡來?或是我們的國家是如何取得如此巨大的發展?這一章將會為你解答這些問題!


我們將會探討如何判斷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好壞、我國如何規劃經濟未來,以及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如何影響我們每一個人。這聽起來可能是一個宏大的課題,但別擔心!我們會將它拆解成簡單易懂的部分。了解這些知識有助於我們認識國家的成就,以及我們自己在這個既廣闊又令人興奮的經濟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




1. 我國的經濟「成績單」

就像你在學校會收到成績單,以了解自己的表現一樣,國家也有經濟「成績單」來檢視它們的表現。這些就被稱為經濟指標

主要經濟指標

以下是一些最重要的指標:

  • 本地生產總值(GDP):這是最重要的指標!它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年內生產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的總價值。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國家的總「得分」或年度總收入。本地生產總值越高,通常代表經濟規模越大,生產力也越高。
  • 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這是本地生產總值除以該國人口的數字。「人均」代表「每個人」。它讓我們對每人平均擁有的經濟產值有一個概念。這有助於我們比較不同人口規模國家之間的經濟福祉。
  • 失業率:這衡量的是想工作卻找不到工作的人口百分比。低失業率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大多數想工作的人都有工作。
  • 通脹率:這衡量的是物價上漲的速度。輕微的通脹是正常的,但如果通脹率過高,你的錢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例如,如果去年一份零食售價10元,今年卻要11元,這就是通脹!
不斷變化的勞動力:產業結構

多年來,我國人民從事的工作類型發生了很大變化。這被稱為產業結構的變化。我們可以將產業分為三種類型:

  1. 第一產業:從大自然中獲取原材料。例子:農業、漁業、採礦業。
  2. 第二產業:利用原材料製造產品。例子:生產汽車、製造衣服或加工食品的工廠。
  3. 第三產業:為人們和其他企業提供服務。例子:醫生、教師、銀行業、旅遊業、網上購物。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巨大的轉變。許多人已經從第一產業(如農業)轉向第二和第三產業(如工廠工作和服務業)。這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一個標誌!


重點回顧

要了解一個國家的經濟,我們需要觀察本地生產總值(GDP)等指標,以判斷其生產總量。我國經濟不僅規模變得更大,也更加現代化,越來越多人從事服務業和製造業,而非農業。




2. 規劃成功:我國如何推動經濟增長

一個國家的經濟並不是自然而然地增長。它需要良好的規劃和管理。讓我們來看看我國是如何做到的。

不同的經濟運作模式

想像一下,你正在籌辦一個班級派對。你會如何決定食物呢?

  • 計劃經濟:老師決定一切——買什麼食物、買多少以及誰得到什麼。這就像計劃經濟,政府會做出所有關鍵的經濟決策。
  • 市場經濟:每個學生帶來自己喜歡的食物,然後與其他人交換。這就像市場經濟,決策是由個人和企業根據供求關係做出的。
  • 混合經濟:老師提供主菜,但學生也可以帶來自己的零食分享。這就是兩者的混合模式。

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意味著市場在決定生產什麼以及如何生產方面發揮主要作用,但政府會進行引導和規範,確保經濟以穩定和公平的方式發展,並實現國家的目標。

政府的角色

幾個政府部門負責制定重要的經濟政策: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發改委):主要的規劃者,負責考慮國家的長遠經濟戰略。
  • 財政部:管理國家的財政,就像一名庫務主管。它負責政府開支和稅收。
  •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中央銀行,負責管理國家的貨幣供應量,並維持金融體系穩定。

他們使用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五年規劃。這是一個詳細的藍圖,為國家未來五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設定目標。它有助於所有人朝著相同的目標努力。

香港的特殊角色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等政策,創造了許多令人驚嘆的機遇。這些政策將香港在金融和服務業方面的優勢,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製造業實力連結起來。這有助於整個區域共同成長,並賦予香港在我國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你知道嗎?政府在維護經濟安全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這意味著要保護我們的經濟免受重大衝擊,確保我們有足夠的基本資源,例如食物和能源,並保持我們的金融體系安全穩健。


重點回顧

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由政府規劃(例如五年規劃)引導。這有助於推動穩定發展,創造機遇(例如在粵港澳大灣區),並確保每個人的經濟安全。




3. 讓所有人生活更美好:經濟與民生

經濟增長的意義何在?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當經濟表現良好時,它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民生。

經濟增長如何幫助我們
  • 工作與收入:經濟增長會創造更多薪資待遇更好的工作。這意味著人們可以賺取更多金錢來支持家人。
  • 住屋:人們有更好的居住條件,並有更多住屋選擇。
  • 消費:我們可以購買種類更廣泛的商品和服務,從更健康的食品到智能手機。
  • 醫療服務:政府可以投入更多資金興建醫院、培訓醫生,並為每個人提供更好的醫療保健。
一項偉大成就:脫貧攻堅

我國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讓數億人擺脫貧困。這是透過針對性的脫貧政策實現的。

你可以這樣想:政府不只是直接給予金錢,還幫助貧困地區發展自己的產業,例如旅遊業或獨特的本地手工業。他們也改善了教育和醫療保健,為人們提供了建設更美好未來所需的工具。這是一個有力的例子,展示了經濟發展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


重點回顧

經濟發展直接改善了人們的民生——從更好的工作和住屋,到更優質的醫療保健。我國成功的脫貧攻堅政策,展示了經濟增長如何被運用來創建一個更美好、更公平的社會。




4. 連結世界:貿易與我國經濟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生產自己所需的一切。這就是為什麼國家之間會進行貿易。這被稱為世界貿易,而它也是推動內地和香港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

貿易基礎知識

國家之間為何要進行貿易?

這就像你與朋友交換午餐一樣。你可能有多餘的餃子,而你的朋友可能有多餘的三文治。如果你們都更喜歡對方擁有的,就可以交換!最終你們倆都會更開心。

同樣地,國家會出售自己擅長製造的產品(出口),並購買其他國家生產得更好或更便宜的產品(進口)。這使得所有人都能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到種類更廣泛的產品。

機遇與挑戰

貿易帶來巨大的機遇。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更多選擇和更便宜的價格。對於企業來說,這意味著更大的市場來銷售產品。然而,它也可能帶來挑戰。例如,一家本地工廠可能難以與更便宜的進口商品競爭。這就是為什麼貿易有時會影響某些行業或工作的原因。

當國家「不公平競爭」時:貿易保護

有時,一個國家可能會試圖保護自己的產業免受外國競爭。這被稱為貿易保護。常見的方法包括:

  • 關稅: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款,使其價格變得更高。
  • 配額:限制某種商品的進口數量。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並確保貿易公平,我們有世界貿易組織(世貿)。世界貿易組織就像全球貿易的「裁判」,它制定成員國同意遵守的規則,並協助和平解決貿易糾紛。

貿易衝突與經濟安全

有時,國家之間可能會發生重大的貿易爭議,或稱貿易衝突。這些衝突可能會擾亂經濟,並提醒我們維護自身經濟安全的重要性。透過擁有強大且多元的經濟,我國能更好地應對來自外部世界的挑戰。


快速回顧

貿易:國家之間買賣(進口)商品和服務的活動。
貿易好處:更多選擇、更低價格。
貿易保護:利用關稅等規則限制進口,保護本地企業。
世貿組織:世界貿易的「裁判」,協助維持貿易公平。


重點回顧

世界貿易將我國與世界連結起來,帶來許多好處,但也帶來一些挑戰。了解貿易保護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角色,有助於我們明白國家之間如何合作。在一個互相連繫的世界中,保護我們自己的經濟安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