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數碼媒體:從意念到躍現螢幕!

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創意數碼媒體的精彩世界。想想你最喜歡的 YouTuber、最酷炫的手機遊戲,又或是你剛剛看過的精彩電影預告片,它們通通都是數碼媒體的形式!在本章中,我們將會揭示它們的製作奧秘。你將學習如何理解媒體訊息、如何設計你自己的精彩意念,以及實際製作數碼產品的步驟。無論你想成為設計師、內容創作者,抑或只是想了解數碼世界的運作方式,這都是一項在現今世界非常重要的技能。讓我們開始吧!


第一部分:媒體素養——理解數碼世界

在我們能夠創造之前,我們需要先理解。媒體素養就像是學習數碼世界的語法,它幫助我們分析和評估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所有數碼訊息。

甚麼是傳意?發送者-接收者模型

從本質上說,所有媒體都關乎傳意。想像一下你給朋友發送一條短訊,這就是傳意過程一個完美而簡單的例子!

  • 發送者:你,擁有一個想分享的意念。
  • 編碼:你把意念輸入文字和表情符號。
  • 訊息/渠道:短訊本身,透過你的手機和網絡傳送。
  • 解碼:你的朋友閱讀短訊並理解文字和表情符號。
  • 接收者:你的朋友,接收到意念。

同樣的過程也發生在所有數碼媒體中,無論是電視廣告、網站還是電子遊戲。「渠道」可能只是電視螢幕或電腦,而不是手機。

快速回顧:傳意基本要素

發送者(擁有意念)-> 編碼(將其轉化為訊息)-> 透過渠道發送 -> 接收者(接收訊息)-> 解碼(理解訊息)。

傳統媒體 vs. 數碼媒體

閱讀一本印刷書籍與瀏覽像維基百科這樣的網站有甚麼區別?

  • 傳統媒體(例如書籍或電影院裡的電影)通常是循序漸進的。你從頭開始,一條直線地看到結束。你不能在書中點擊一個字詞,就跳到另一個章節。
  • 數碼媒體(例如網站或互動電子書)通常是非循序漸進的。它使用超連結!你可以隨意跳轉不同的主題,不受順序限制。這使得它更具互動性。

我們媒體豐富社會的利與弊

生活在一個充滿數碼媒體的世界令人驚嘆,但它也帶來了一些挑戰。

好處 (優點):
  • 即時資訊獲取:我們可以隨時隨地了解任何事物。
  • 全球連繫:我們可以與世界各地的人和文化連繫。
  • 新型娛樂形式:互動遊戲、串流服務、虛擬實境(VR)體驗!
  • 輕鬆分享意念: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創作者,向世界分享他們的聲音。
棘手之處 (缺點):
  • 錯誤資訊(「假新聞」):很難分辨甚麼是真的,甚麼是假的。
  • 私隱問題:我們的個人資料經常在我們未察覺的情況下被收集和使用。
  • 數碼鴻溝:並非所有人都能平等地獲取科技和互聯網。
  • 社交壓力: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完美」的生活,有時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沮喪。
你知道嗎?

萬維網(我們用來瀏覽網站的技術)是由添·柏納斯-李(Tim Berners-Lee)於 1989 年發明的。他希望科學家能更輕鬆地在全球範圍內共享資訊。他可能沒想到它會被用來觀看貓咪影片!

第一部分重點總結

媒體素養是成為數碼內容精明消費者的關鍵。這意味著理解傳意過程,了解傳統媒體和數碼媒體的區別,並批判性地思考媒體對我們社會的影響。


第二部分:數碼媒體設計——策劃你的創作

傑出的數碼媒體並非偶然產生,它始於一個強烈的意念和一個周詳的計劃。這就是設計階段,我們在此決定要說甚麼,以及如何說出來。

數碼媒體的構成要素

想想你最喜歡的廣告或電影預告片,它並非單一事物;它是不同元素協同運作,共同營造一種感覺或傳達一個訊息。這些元素是:

  • 文字:螢幕上的詞句。
  • 聲音:音樂、音效和旁白。
  • 靜態圖像/圖形:不移動的照片、繪圖和標誌。
  • 動態圖像/影片/動畫:任何會動的東西!

一位優秀的設計師知道如何組合這些元素以獲得正確的反應。例如,在恐怖遊戲中,黑暗的圖形、嚇人的音效和突然出現的動畫共同作用,讓你感到害怕。

符號學:符號的秘密語言

別擔心,這聽起來比實際複雜!符號學只是研究符號和標誌的學問。我們隨處可見它們。一個「符號」由兩部分組成:

  • 能指:圖像、文字或聲音本身。
  • 所指:它讓你聯想到的意念或概念。

例子:能指是一個紅色的心形(❤️)。所指是「愛」的意念。

主要有三種符號:

  1. 圖像符號(Iconic):符號看起來像它所代表的事物。(例如,你電腦上打印機的小圖標看起來像一台真正的打印機。)
  2. 指示符號(Indexical):符號與事物有直接的關聯。(例如,煙是火的標誌。)
  3. 象徵符號(Symbolic):符號與事物沒有明顯的關聯;我們只是學習將它與某個意念聯繫起來。(例如,一個打勾(✓)表示「正確」或「是」。)

理解這些有助於你設計人們能即時理解的訊息。

視覺構圖法則:讓東西看起來賞心悅目

為什麼有些圖片或佈局就是感覺「對勁」?這通常是因為它們遵循了一些經典的視覺設計法則。你不必總是遵循它們,但它們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 三分法(交叉線):想像你的螢幕上有一個井字遊戲格。嘗試將圖片中最重要的部分放在線上,或線條交叉的地方。這使圖像比簡單地將主題放在正中間更具動感和趣味。
  • 構圖框景法(Framing):利用圖片中的元素在你的主體周圍創建一個「框架」。例如,透過門口或窗戶拍攝人物。這會增加圖像的深度。
  • 黃金比例(Golden Ratio):這是一種在自然界中發現的數學比例,人類自然地認為它令人愉悅。在設計中,它被用於為網站、海報等創建平衡和美觀的佈局。可以將其視為完美比例的指南。

卓越傳意設計的重要原則

當你為用戶設計東西(例如網站或應用程式)時,你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它的外觀。你還需要考慮使用時的感受。

  • 可用性(Usability):用戶使用你的產品並達成目標有多容易?在購物應用程式中,「加入購物車」按鈕是否夠大且容易找到?這就是良好的可用性。
  • 可讀性(Readability):文字是否容易閱讀?這取決於你選擇的字體、文字大小,以及文字顏色與背景顏色之間的對比度。(提示:白色背景上的黃色文字是個糟糕的主意!)
  • 互動性(Interactivity):用戶如何與你的產品互動?這包括點擊按鈕、滑動、播放動畫或輸入文字。良好的互動性使體驗感覺靈敏且引人入勝。
第二部分重點總結

數碼媒體設計是創意策劃階段。它關乎選擇合適的媒體元素組合、運用視覺法則來創建賞心悅目的佈局,並始終透過關注可用性、可讀性和互動性來思考用戶體驗。


第三部分:數碼媒體製作——將你的意念付諸實現!

好的,規劃已經完成。現在是時候捲起衣袖,實際動手製作一些東西了!製作過程通常分為三個主要階段。記住它們的一個好方法是三個P:策劃 (Plan)、執行 (Perform)、修飾 (Polish)

階段一:前期製作 (The "Plan" Stage)

這是最重要的階段!在此階段做好規劃可以為你節省大量的時間和不必要的麻煩。這是在你開始錄製或創作之前,將一切準備就緒。

  1. 製作時間表:這是你的總時間表。你將規劃所有步驟並設定截止日期。劇本何時準備就緒?拍攝日是甚麼時候?最終剪輯何時完成?
  2. 劇本編寫:你寫下所有將被說出的對白和將發生的動作。對於影片,這包括對話。對於動畫,它描述了場景和動作。
  3. 故事板繪製:這是一個視覺化的劇本!你繪製一系列簡單的圖片,就像連環畫一樣,以顯示每個鏡頭或場景將是甚麼樣子。它有助於團隊中的每個人理解視覺計劃。
  4. 場景與道具佈置:你確定你的拍攝地點(場景)並收集所有你需要的物品(道具)。

階段二:製作 (The "Perform/Create" Stage)

這是「行動」階段!你在此階段捕捉所有你在前期製作中計劃好的視覺和音訊材料。

  • 拍攝照片和影片:你使用相機捕捉你的圖像和影片片段。注意良好的燈光並保持相機穩定!
  • 錄音:你錄製任何對話、旁白或音效。最重要的是獲得清晰的音訊。找到一個安靜的地方錄音,以避免背景噪音。差劣的聲音足以毀掉一部好影片!
  • 製作圖形/動畫:如果你的專案涉及圖形或動畫,這是你使用軟件創建這些視覺資產的時候。

階段三:後期製作 (The "Polish" Stage)

你已經獲得了所有原始素材(影片片段、音訊檔案、圖像)。現在是時候將它們組合起來,讓它們看起來和聽起來都令人驚嘆了。這一切都在電腦上使用編輯軟件完成。

  • 影片和圖像編輯:你按照正確的順序排列你的片段和圖像,剪掉NG片段,並調整顏色,讓一切看起來都很棒。
  • 音頻混音:你編輯聲音。這包括平衡對白的音量、添加背景音樂和放置音效。
  • 添加特效:這可以是任何東西,從在螢幕上添加簡單的文字和標題到創建複雜的電腦生成視覺效果(VFX)。
  • 渲染與匯出:這是最後一步,電腦將你所有單獨編輯的片段組合成一個單一的媒體檔案(例如 .MP4 影片),你可以與世界分享。

我們還可以創建諸如2D和3D動畫(讓繪圖或電腦模型動起來),甚至虛擬實境(VR)演示,為用戶創建沉浸式數碼世界以供體驗。

快速回顧:製作的三個P

1. 前期製作 (Plan):編寫劇本、繪製故事板、制定時間表。
2. 製作 (Perform):拍攝影片、錄製音頻、創建圖形。
3. 後期製作 (Polish):將所有內容剪輯在一起、添加效果並匯出最終檔案。

第三部分重點總結

數碼媒體製作是動手實踐的創作過程。透過遵循從前期製作(規劃)到製作(創造),最後到後期製作(修飾)的結構化工作流程,你可以將一個簡單的意念轉化成一份專業級的數碼媒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