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價格彈性全攻略!

各位同學好!歡迎來到「需求價格彈性與供應價格彈性」的學習筆記。這個課題聽起來可能有點專業,但別擔心!我們會用簡單的語言和生活化的例子,為大家逐一拆解。

那麼,大家會學到甚麼呢?我們會深入探討買家和賣家對價格變動的反應有多大。大家可以把這想成一條橡筋——有些橡筋超級有彈性,有些則不然。了解這種「彈性」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幫助企業決定定價策略,也讓我們明白政府政策(例如徵稅)如何影響我們。事不宜遲,馬上開始!


第一部分:需求價格彈性 (PED)

PED 究竟是甚麼?

試想像,你最喜歡的珍珠奶茶價格突然翻倍,你會不會買少一點?很有可能吧!但如果救命藥的價格翻倍呢?人們還是不得不買。

需求價格彈性 (PED) 量度當貨品價格變動時,其需求量改變的程度。簡單來說,它告訴我們消費者對價格變動的「敏感度」或「反應程度」。

  • 如果消費者對價格變動非常敏感,需求便是富有彈性
  • 如果消費者對價格變動不太敏感,需求便是缺乏彈性

如何計算 PED (弧彈性)

為了得到精確的量度,我們會使用一個公式。課程要求我們使用弧彈性方法,這不過是一種比較「高檔」的說法,意思是我們會用價格和數量的平均值來計算,這樣能得出更準確的結果。

這就是公式。它看起來比實際更可怕!

$$E_d = \frac{\text{Percentage Change in Quantity Demanded}}{\text{Percentage Change in Price}} = \frac{\frac{(Q_2 - Q_1)}{(Q_1 + Q_2)/2}}{\frac{(P_2 - P_1)}{(P_1 + P_2)/2}}$$

其中:

  • P₁ 和 Q₁ 分別是初始價格和數量。
  • P₂ 和 Q₂ 分別是新價格和數量。
逐步計算範例:

演唱會門票價格從 $500 上升到 $600。結果,需求量從 2,000 張票下降到 1,500 張票。讓我們計算 PED。

  1. 確定數值:
    P₁ = $500, P₂ = $600
    Q₁ = 2,000, Q₂ = 1,500

  2. 計算數量變化和平均數量:
    Change (Q₂ - Q₁) = 1,500 - 2,000 = -500
    Average (Q₁ + Q₂)/2 = (2,000 + 1,500)/2 = 1,750

  3. 計算價格變化和平均價格:
    Change (P₂ - P₁) = $600 - $500 = $100
    Average (P₁ + P₂)/2 = ($500 + $600)/2 = $550

  4. 代入公式:
    $$E_d = \frac{-500 / 1750}{100 / 550} = \frac{-0.2857}{0.1818} \approx -1.57$$

重要提示:由於需求定律(當價格上升時,需求量會下降),PED 值將永遠是負數。為求簡潔,經濟學家通常會忽略負號,只看絕對值。所以,我們會說 PED 是 1.57

解讀 PED 值:五種彈性類別

我們計算出來的數字會「告訴我們一個故事」。以下是不同數值的意義:

1. 富有彈性需求 (|E_d| > 1)
  • 意義:需求量對價格變動非常敏感。價格的一個小百分比變動,會導致需求量一個較大的百分比變動。
  • 例子:奢侈品,如名牌手錶或餐廳膳食。如果價格稍為上漲,很多人便會乾脆停止購買。
2. 缺乏彈性需求 (0 < |E_d| < 1)
  • 意義:需求量對價格變動不太敏感。價格的一個大百分比變動,只會導致需求量一個較小的百分比變動。
  • 例子:必需品,如白米、電力或汽油。即使價格大幅上漲,人們仍然需要購買,所以需求量不會大幅下降。
3. 單一彈性需求 (|E_d| = 1)
  • 意義:需求量的百分比變動與價格的百分比變動完全相同。這是處於中間點的情況。
  • 例子:這更多是一個理論概念,但在特定價格範圍內,有些貨品可能會屬於這一類別。
4. 完全無彈性需求 (|E_d| = 0)
  • 意義:無論價格如何變動,需求量完全沒有改變。(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 例子:救命藥。病人需要特定劑量,他們會不惜任何代價購買。
5. 完全富有彈性需求 (|E_d| = ∞)
  • 意義:消費者會以一個特定價格購買無限數量,但如果價格即使只上漲一丁點,需求量便會跌至零。(在現實世界中也極為罕見)
  • 例子:試想像,一位農夫在一個大型市場上出售所有胡蘿蔔都完全相同的胡蘿蔔。如果他們試圖收取比市價高出哪怕一仙的價格,便沒有人會向他們購買。

快速回顧:PED 總結

富有彈性 (|E_d| > 1):敏感的消費者(例如奢侈品)
缺乏彈性 (0 < |E_d| < 1):不敏感的消費者(例如必需品)
單一彈性 (|E_d| = 1):按比例反應


重要問題:PED 與總收益

為什麼企業會如此關心 PED 呢?因為它能幫助企業預測當價格改變時,其總收益 (TR) 將會怎樣變化。請記住,總收益 = 價格 × 數量

當企業改變價格時,會產生兩種相反的效應:

  • 價格效應:每單位貨品以較高(或較低)的價格出售。
  • 數量效應:較少(或較多)單位貨品被售出。

哪種效應更強?PED 會告訴我們答案!

如果需求是富有彈性 (|E_d| > 1)...

...那麼數量效應會更強。消費者很敏感!

  • 如果你提高價格,銷量跌幅會非常大,導致你的總收益下降
  • 如果你降低價格,銷量增幅會非常大,導致你的總收益上升

例子:一家擁有富有彈性需求的戲院應考慮降價,以填補更多座位並增加收益。

如果需求是缺乏彈性 (|E_d| < 1)...

...那麼價格效應會更強。消費者不敏感!

  • 如果你提高價格,大部分人仍然會繼續購買,因此你的總收益會上升
  • 如果你降低價格,你將無法吸引太多新顧客,因此你的總收益會下降

例子:港鐵車費加價可能會導致總收益上升,因為大部分人日常通勤的替代選擇很少(缺乏彈性需求)。

如果需求是單一彈性 (|E_d| = 1)...

...那麼價格效應與數量效應相等。它們互相抵消,當價格改變時,總收益不會改變

常見錯誤,必須避免!

不要以為提高價格總是能帶來更多收益。這完全取決於需求價格彈性!精明的企業在制定定價策略之前,會嘗試估計其 PED。

哪些因素決定 PED?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

為什麼有些貨品是富有彈性的,有些卻是缺乏彈性?有幾個因素在起作用。一個記住這些因素的好方法是使用助記詞 SPLAT

  • S – 替代品:一件貨品的替代品越多,其需求就越富有彈性。如果可口可樂的價格上漲,人們很容易便轉喝百事可樂。
  • P – 佔收入的比例:佔個人收入較大比例的貨品,其需求往往較富有彈性。一輛新車價格上漲 10% 是一件大事;一盒火柴價格上漲 10% 則不然。
  • L – 奢侈品或必需品:奢侈品是我們可有可無的貨品,因此其需求較富有彈性。必需品是我們必須擁有的東西,因此其需求較缺乏彈性。
  • A – 成癮性:成癮性貨品,如香煙,其需求往往非常缺乏彈性。
  • T – 時間:隨著時間推移,需求會變得更富有彈性。短期內,如果汽油價格飆升,你還是要開車。但長期而言,你可能會買一輛更省油的車,或者搬到離工作地點更近的地方。
第一部分重點總結

需求價格彈性 (PED) 是一個關鍵概念,用於量度消費者對價格變動的敏感度。它通過展示價格變動與總收益之間的關係,幫助企業做出精明的定價決策。請記住,替代品、必需品以及時間等因素都會影響貨品需求的彈性。




第二部分:供應價格彈性 (PES)

PES 是甚麼?

現在,讓我們轉到生產者的角度。供應價格彈性 (PES) 量度當貨品價格變動時,其供應量改變的程度。

基本上,它告訴我們生產者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或「靈活性」。如果價格上漲,他們能否迅速增加產量?

  • 如果生產者可以輕易改變生產水平,供應便是富有彈性
  • 如果生產者難以改變生產水平,供應便是缺乏彈性

計算 PES (弧彈性)

好消息!這個公式與 PED 的公式幾乎完全相同。我們只需使用供應量 (Qs) 代替需求量 (Qd)。

$$E_s = \frac{\text{Percentage Change in Quantity Supplied}}{\text{Percentage Change in Price}} = \frac{\frac{(Q_2 - Q_1)}{(Q_1 + Q_2)/2}}{\frac{(P_2 - P_1)}{(P_1 + P_2)/2}}$$

重要提示:由於供應定律(當價格上升時,供應量會上升),PES 值將永遠是正數。這裡就不用擔心負號了!

解讀 PES 值

解讀方式與 PED 相似,但這次我們考慮的是生產方面。

1. 富有彈性供應 (E_s > 1)
  • 意義:生產者反應非常靈敏。價格一個小百分比的上升,會導致其供應量一個較大的百分比上升。
  • 例子:T恤等簡單貨品的製造商。如果價格上升,他們可以輕易地增聘人手、加開班次,並迅速生產更多。
2. 缺乏彈性供應 (0 < E_s < 1)
  • 意義:生產者反應不太靈敏。價格一個大百分比的上升,只會導致供應量一個較小的百分比上升。
  • 例子:農產品,如牛油果。如果牛油果的價格今天暴漲,農民無法立即種植更多果樹,這需要數年時間。短期內供應是固定的。
3. 其他類別...

單一彈性 (Es = 1)、完全無彈性 (Es = 0) 和完全富有彈性 (Es = ∞) 供應,其邏輯與需求相同。例如,完全無彈性供應就像今晚演唱會場地的座位數量——無論票價多高,你都無法增加更多座位!

哪些因素決定 PES?影響供應價格彈性的因素

哪些因素令企業輕易或難以改變其產量?

  • 生產要素流動性:企業能多輕易地獲得增加生產所需的資源(勞工、原材料、機器)?如果熟練勞工和材料隨時可得,供應將更富有彈性。
  • 生產彈性 / 備用產能:企業是否有未使用的機器或廠房空間?工人能否輕易加班?如果一家工廠已經 24/7 全天候運作,它就沒有備用產能,其供應將缺乏彈性。擁有大量備用產能的企業,其供應則富有彈性。
  • 時間:這是最重要的因素!長期而言,供應幾乎總是比短期更富有彈性。
    • 短期:難以改變生產。農民無法在一夜之間種植更多小麥。
    • 長期:隨著時間充足,農民可以購買更多土地,投資新機器,並顯著增加產量。
你知道嗎?

像梵高這樣已故藝術家的原創畫作供應是完全無彈性的 (PES = 0)。無論價格多高,原創畫作的數量永遠無法增加。

第二部分重點總結

供應價格彈性 (PES) 量度生產者對價格變動的反應。影響它的主要因素是生產彈性,以及最重要的——時間框架。短期內,供應通常缺乏彈性,但長期而言會變得更富有彈性。




第三部分:彈性的應用——誰來繳稅?

彈性與稅款歸宿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這些呢?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應用是了解究竟誰真正繳納了稅款。當政府對某種貨品徵稅時(例如對含糖飲品徵稅),負擔會落在誰身上?是消費者(通過更高的價格)還是生產者(通過較低的收益)?這就叫做稅款歸宿

答案取決於需求和供應的相對彈性!

稅款歸宿的黃金法則

稅款負擔會更重地落在市場上彈性較低(即較缺乏彈性)的一方。

助記小貼士:你可以把「缺乏彈性」想成「被困住」。如果你被困住,就無法逃避稅款!

情境 1:需求缺乏彈性,供應富有彈性

想想對香煙徵稅的情況。

  • 需求:香煙需求缺乏彈性,因為它們具有成癮性。吸煙者「被困住」,必須購買香煙。
  • 供應:供應相對富有彈性。香煙公司可以調整產量。
  • 結果:由於消費者反應較不敏感(較缺乏彈性),他們無法輕易減少消費。他們最終將以價格大幅提高的形式,支付大部分稅款。消費者承擔較大的稅款負擔
情境 2:需求富有彈性,供應缺乏彈性

想想對某個擁有專業工人的小鎮所生產的豪華遊艇徵稅的情況。

  • 需求:豪華遊艇的需求非常富有彈性。如果價格上漲,有錢人會轉而將錢花在其他地方(例如私人飛機)。
  • 供應:供應缺乏彈性。專業工人和設施不能輕易用於生產其他東西。生產者「被困住」,只能製造遊艇。
  • 結果:如果生產者試圖通過提高價格將稅款轉嫁給消費者,他們的銷售量將會暴跌。因此,他們必須自行吸收大部分稅款,以較低的價格出售他們的遊艇。生產者承擔較大的稅款負擔

那麼津貼呢?

津貼與稅款相反(政府撥款鼓勵生產或消費)。規則也簡單地倒轉過來:

津貼的利益會更多地歸於市場上彈性較低(即較缺乏彈性)的一方。

因此,如果政府津貼需求缺乏彈性的貨品(例如教育),大部分利益將通過較低的價格歸於消費者。

第三部分重點總結

彈性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可用於真實世界分析。它決定了誰真正承擔稅款負擔或獲得津貼的好處。只要記住黃金法則:市場上越缺乏彈性(「被困住」)的一方,便會支付更多稅款並獲得更多津貼。你一定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