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深入探討總需求 (AD)!

各位同學好!歡迎來到這份關於總需求 (Aggregate Demand,簡稱AD) 的學習筆記。別擔心這聽起來像個很難、很嚇人的課題。我們會將它拆解成簡單、容易理解的小部分。想像一下,這就像是學習整個經濟體,例如香港,的總開支。了解總需求至關重要,因為它能幫助我們看清大局:為何我們的經濟會增長,為何有時會放緩,以及政府能為此做些什麼。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吧!


總需求 (AD) 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總需求 (AD) 是指一個經濟體內所生產的貨品及服務的總量(我們稱之為「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不同物價水平下,所有人(住戶、廠商、政府和外國人)都願意並且有能力購買的。

想像一下,如果你能把香港一年內所有的開支加起來——從每個人買珍珠奶茶,到每間公司買新電腦,政府興建新公園,甚至海外人士購買香港製造的商品。這基本上就是總需求了!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表示。你會經常見到它,不如就讓它成為你的好朋友吧!

$$AD = C + I + G + NX$$

讓我們來認識各個組成部分:

  • C 代表消費 (Consumption):這是住戶(例如你和你的家人)在貨品和服務上的開支。例如:到又一城看電影,你的每月電話費,或買一對新波鞋。

  • I 代表投資 (Investment):這是廠商在資本財貨上的開支。重要提示:這絕不是指買賣股票和股份!它是指購買用來生產其他貨品和服務的東西。例如:餐廳購買新焗爐,科技公司購買新伺服器,或建築公司購買起重機。

  • G 代表政府開支 (Government Spending):這是政府在公共財貨及服務上的開支。例如:興建新醫院,支付教師薪金,或資助基建項目,例如新的港鐵線路。

  • NX 代表淨出口 (Net Exports):這是出口(售予其他國家的貨品和服務)的價值減去進口(從其他國家購買的貨品和服務)的價值。
    例如:如果香港向美國出售1億美元的電子產品(出口),並從泰國購買8千萬美元的食品(進口),那麼淨出口將會是2千萬美元(1億美元 - 8千萬美元)。
記憶小貼士!

要記住這個公式,只要想想它的讀音:「C-I-G-NX」。多唸幾次,你就會牢牢記住了!

重點歸納

總需求(AD)是一個經濟體內的總計劃開支,由消費(C)、投資(I)、政府開支(G)及淨出口(NX)組成。


為什麼總需求曲線向下傾斜?

好了,這部分非常重要。總需求曲線顯示了經濟中的一般物價水平實質本地生產總值需求量之間的關係。

這關係是反向的:
- 當整體物價水平下跌時,貨品及服務的需求量便會上升
- 當整體物價水平上升時,貨品及服務的需求量便會下跌

這就是總需求曲線從左到右向下傾斜的原因。但為什麼呢?有三個你需要知道的主要原因。

1. 財富效應

這全都關乎購買力。
第一步:想像香港的一般物價水平下跌了。所有東西都變得便宜了一點。
第二步:你錢包或銀行戶口裡的錢現在可以買到更多東西了。你的財富有了更高的購買力。
第三步:你感覺自己更富有了!
第四步:因為你感覺自己更有錢,你很可能會花費更多。這會增加消費(C)。

類比:想想你的八達通。裡面有150港元。如果港鐵車費、菠蘿包和飲品的價格都下降了,那150港元感覺上更值錢了。你可能會決定額外獎勵自己一份小吃!這就是財富效應的展現。

2. 利率效應

這個效應將物價水平與投資和消費聯繫起來。
第一步:物價水平下跌。
第二步:你和其他人不需要持有那麼多現金來購買東西了。你可能會把多餘的錢存入銀行。
第三步:有了更多資金,銀行有更多錢可以借出。為了鼓勵個人和廠商借貸,它們會降低利率。
第四步:對廠商來說,較低的利率使他們借錢進行新項目變得更便宜。因此,投資(I)會增加。對於住戶來說,借錢進行大額消費也更便宜了,所以消費(C)也可能會增加。

3. 匯率效應

這個效應是關於我們的物價如何影響與其他國家的貿易。
第一步:香港的物價水平下跌。
第二步:正如我們上面所見,這傾向於導致利率下降。
第三步:一些國際投資者可能會將資金從香港轉移到利率較高的國家。為此,他們會出售港元,這可能導致港元貶值(走弱)。
第四步:港元走弱意味著我們的出口對外國人來說更便宜了。同時,外國商品(進口)對我們來說則會變得更昂貴。
第五步:出口增加,進口減少。這意味著淨出口(NX)增加。

快速回顧

為什麼總需求曲線向下傾斜?
財富效應:物價水平下跌 → 購買力上升 → 感覺更富有 → 更多消費(C)。
利率效應:物價水平下跌 → 儲蓄增加 → 利率下降 → 更多投資(I)及消費(C)。
匯率效應:物價水平下跌 → 利率下降 → 港元走弱 → 出口增加,進口減少 → 淨出口(NX)增加。


總需求曲線的移動 與 沿著總需求曲線的變動

這是一個很容易混淆的地方,但我們可以輕鬆把它釐清!

沿著總需求曲線的變動,是由一般物價水平的改變所引起。我們剛才學到的三個效應(財富、利率、匯率效應)都解釋了沿著曲線的變動。

整個總需求曲線的移動,是由於總需求任何組成部分(C、I、G或NX)的改變所引起,而這些改變的原因並非物價水平的變動。
- 總需求增加會使曲線向移動。
- 總需求減少會使曲線向移動。

類比:想像你在遊樂場的滑梯上。沿著滑梯的斜坡向上或向下走,就是「沿著曲線變動」。但如果一個超級大力士把整條滑梯搬到一個新位置,那便是「曲線移動」了。


什麼導致總需求曲線移動?(總需求的決定因素)

任何(除了物價水平之外)導致C、I、G或NX改變的因素,都會使整個總需求曲線移動。讓我們看一些例子。

消費 (C) 的改變

  • 消費者信心:如果人們對經濟和他們的工作感到樂觀,他們就會花費更多。總需求向右移動。(例如:股市表現非常好)。
  • 財富(資產價值):如果香港的樓價上升,業主會感覺自己更富有,並花費更多。總需求向右移動。
  • 稅項:如果政府削減入息稅,人們會有更多可支配收入,並花費更多。總需求向右移動。
常見錯誤警示!

小心!財富效應(由物價水平改變引起)導致總需求曲線沿著曲線變動。而財富的改變(由股市或樓價上升引起)則導致總需求曲線移動。它們聽起來相似,但卻是不同的!

投資 (I) 的改變

  • 利率:如果中央銀行降低利率,廠商借錢投資新設備會變得更便宜。總需求向右移動。
  • 營商信心(前景):如果廠商對未來利潤感到樂觀,他們今天會投資更多。總需求向右移動。(例如:預計新技術將會促進銷售)。

政府開支 (G) 的改變

  • 這個很簡單!如果政府決定在興建道路或學校等項目上花費更多,G會增加。總需求向右移動。
你知道嗎?

當香港政府派發消費券時,這是一項直接政策,旨在增加消費(C)並使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以刺激經濟!

淨出口 (NX) 的改變

  • 貿易夥伴的收入:如果中國內地經濟強勁增長,其公民和廠商將會從香港購買更多貨品及服務。我們的出口增加,總需求向右移動。
  • 匯率:如果港元因非本地物價水平變動而走強(升值),我們的出口對外國人來說會變得更昂貴,而進口對我們來說則會變得更便宜。淨出口(NX)下跌,總需求向左移動。
重點歸納

物價水平的改變會導致總需求曲線沿著曲線變動。而C、I、G或NX因任何其他原因而改變,則會使整個總需求曲線移動。開支增加會使曲線向右移動;開支減少會使曲線向左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