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供給(AS):你的終極學習指南!
大家好!歡迎來到你的總供給 (AS) 終極筆記。有沒有想過為甚麼有時物價好像不斷上漲,又或者經濟在某些年份能生產更多?總供給就是解開這個謎團的關鍵!
在這一章,我們將會探討整個經濟的「生產」層面。我們會深入分析:
- 到底甚麼是總供給。
- 在短期總供給 (SRAS) 和長期總供給 (LRAS) 下生產有何不同。
- 甚麼原因會令整個經濟的生產能力改變。
別擔心這聽起來很複雜。我們會用簡單的語言和生活化的例子,讓它變得超級清晰易懂。馬上開始吧!
甚麼是總供給 (AS)?
首先,我們到底在說甚麼?簡單來說:
總供給 (AS) 是指在一段時間內,一個經濟體內所有廠商在給定物價水平下,願意並能夠生產和銷售的商品和服務的總數量。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你學過單一市場(例如蘋果)的供給曲線,但這次是針對整個經濟體生產的「所有」東西——從 iPhone 到理髮服務,再到建築工程。
這個主題的關鍵概念是,經濟在短期和長期的表現有所不同。因此,我們有兩條不同的總供給曲線需要學習。
1. 短期總供給 (SRAS)
甚麼是它?
短期總供給 (SRAS) 曲線 顯示了在假設部分投入價格固定或「黏性」的情況下,一般物價水平與廠商願意生產的實質產出(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數量之間的關係。
為甚麼 SRAS 曲線是向上傾斜的?
主要原因是經濟學家所稱的投入價格調整不完善。最關鍵的「黏性」價格通常是工資。
例子:麵包店的故事
想像你擁有一家麵包店。你已經簽訂了一年的合約,以固定工資支付你的麵包師傅。這筆工資是你的主要投入成本。
讓我們一步步來分析:
- 工資是「黏性」的:由於合約關係,你的麵包師傅工資在一年內是固定的。它們不會每天變動。
- 產出價格上升:現在,想像一下全城市對麵包的需求突然增加。你銷售麵包的價格(產出價格)上升了。
- 利潤空間增加:你銷售麵包的收入增加了,但你最大的成本(工資)卻保持不變。這意味著你每條麵包的利潤現在更大了!
- 刺激增加生產:作為一名企業主,當利潤很高時你會怎麼做?當然是增加生產!你可能會要求你的麵包師傅加班,盡可能多地烤製和銷售麵包。
這就是整個經濟中發生的情況。當一般物價水平上升,但工資和其他投入成本保持黏性時,廠商的利潤會增加,並有動力增加其產出。這就形成了一條向上傾斜的 SRAS 曲線。
快速回顧
SRAS 之所以向上傾斜,是因為:
- 在短期內,投入成本(例如工資)是固定的或「黏性」的。
- 當整體物價水平上升時,廠商的收入增加,但其成本卻沒有(或者上升得更慢)。
- 這導致利潤增加,從而激勵廠商生產更多產出。
- 因此,較高的物價水平會導致總產出供給量增加。
甚麼因素會使 SRAS 曲線移動?
SRAS 曲線的移動意味著在「每個」物價水平下,廠商現在願意生產不同數量的產出。你可以把 SRAS 的移動因素想像成改變了經濟中許多廠商生產成本的因素。
記憶小貼士:生產成本的改變會使 SRAS 移動。
- 如果成本「下降」,廠商在每個物價水平下可以生產更多 -> SRAS 向「右」移動。
- 如果成本「上升」,廠商在每個物價水平下會生產更少 -> SRAS 向「左」移動。
SRAS 的主要移動因素:
1. 成本衝擊(投入/要素價格的變化)
這些是關鍵資源價格的突然變化。
- 例子(向左移動):全球油價大幅上漲,導致幾乎所有企業的運輸和能源成本增加。生產成本上升,SRAS 曲線向左移動。
- 例子(向右移動):發現一種新的、更便宜的發電方法,會降低廠商的能源成本。生產成本下降,SRAS 曲線向右移動。
2. 政府政策
政府行動可以直接影響廠商的成本。
- 稅項:公司利潤稅或銷售稅的增加對企業來說是一種額外成本。這會導致 SRAS 向左移動。
- 津貼:如果政府向廠商提供津貼(例如,用於僱用新員工或綠色科技),會降低其生產成本。這會導致 SRAS 向右移動。
- 規例:更嚴格的環保或安全規例可能會增加廠商的合規成本,導致 SRAS 向左移動。
3. 其他因素(例如供給衝擊)
這些是影響生產能力的意外事件。
- 例子(向左移動):一場廣泛的自然災害(例如颱風)損壞工廠並擾亂交通運輸,會降低經濟生產商品的能力,使 SRAS 向左移動。
- 例子(向右移動):異常良好的天氣導致農作物豐收,將增加產出,使 SRAS 向右移動。
常見錯誤警示!
一般物價水平的變化會導致 SRAS 曲線的線上移動。它不會使曲線移動。曲線的移動只會由上述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例如生產成本或政府政策)引起。
SRAS 的重點總結
SRAS 曲線是向上傾斜的,因為在短期內,工資等投入價格具有黏性。當經濟中發生生產成本的整體變化時,曲線就會移動。
2. 長期總供給 (LRAS)
甚麼是它?
長期總供給 (LRAS) 曲線 顯示了當所有價格(包括投入和產出價格)都完全靈活並已調整後,物價水平與實質產出之間的關係。
在長期,經濟的生產量取決於其資源和技術,而不是物價水平。這個產出水平被稱為潛在產出或充分就業產出 (Yf)。
為甚麼 LRAS 曲線是垂直的?
LRAS 呈垂直線有兩個主要原因。
原因一:所有價格都完全靈活
在長期,我們麵包店故事中的「黏性」工資不再黏性。合約可以重新談判。如果麵包價格翻倍並保持高位,你的麵包師傅最終會要求雙倍工資。
- 如果一般物價水平翻倍...
- ...工資和所有其他投入成本也會翻倍。
- 這意味著廠商的利潤空間保持不變。
原因二:經濟存在產能限制
LRAS 代表一個經濟體能持續生產的最大產出。這個「潛力」取決於其可用的生產要素,而不是商品的價格標籤。
例子:工廠的最大產能
將整個經濟想像成一家巨型工廠。在長期,這家工廠能生產的總量取決於:
- 工人的人數和技能(勞工)
- 它擁有的機器和建築物數量(資本)
- 可用的原材料數量(天然資源)
- 它能多有效地結合這些要素(科技)
甚麼因素會使 LRAS 曲線移動?
既然 LRAS 完全關乎潛力,那麼 LRAS 的移動就意味著經濟體的基本生產能力發生了變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經濟增長!
記憶小貼士:當生產要素的數量或質量發生變化時,LRAS 就會移動。
LRAS 的主要移動因素:
1. 生產要素的變化
- 勞工:勞動人口規模的增加(例如:來自移民)或勞動人口技能的提升(例如:透過更好的教育和培訓),將使 LRAS 向右移動。
- 資本:對實質資本(更多工廠、機器、道路)或人力資本(知識和技能)的更多投資,會提高生產力並使 LRAS 向右移動。
- 天然資源:發現新的石油或礦物儲量,或開發更好利用現有資源的方法,可以使 LRAS 向右移動。
2. 技術變革
- 科技: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發明和創新(例如互聯網、自動化或更有效率的製造過程)使我們能夠用相同的資源生產更多的產出。這會提高生產力並使 LRAS 向右移動。
你知道嗎?
當某些因素使 LRAS 曲線向右移動(例如技術突破)時,它幾乎總會同時使 SRAS 曲線向右移動。為甚麼?因為更好的技術不僅增加了我們的潛力(LRAS),還降低了我們在每個物價水平下的生產成本(SRAS)。
LRAS 的重點總結
LRAS 曲線在潛在(充分就業)產出水平上是垂直的。它是垂直的,因為在長期,所有價格都是靈活的,所以物價水平不影響產出。LRAS 曲線只會在經濟體的基本生產能力(其資源或技術)發生變化時才移動。
最後總結:SRAS 對比 LRAS
讓我們將所有內容匯總到一個簡單的表格中。這對於溫習來說簡直完美!
| 特點 | 短期總供給 (SRAS) | 長期總供給 (LRAS) | | :--- | :--- | :--- | | 形狀 | 向上傾斜 | 垂直 | | 為甚麼? | 投入價格(尤其是工資)具有「黏性」。較高的產出價格意味著較高的利潤,因此廠商會生產更多。 | 所有價格都完全靈活。物價水平的變化不影響利潤或生產的動力。 | | 代表甚麼? | 在黏性投入價格下的當前生產水平。 | 經濟體的潛在或充分就業產出 (Yf)。 | | 甚麼因素會使它移動? | 生產成本的變化(例如:油價、稅項、津貼、供給衝擊)。 | 資源數量/質量或科技的變化(例如:更多勞工、新機器、創新)。 |關於總供給的內容就到這裡啦!理解短期和長期總供給之間的差異對於掌握宏觀經濟學至關重要。繼續溫習這些概念,你很快就會成為這方面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