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霸權」的基礎:歐洲如何崛起為世界強國

各位同學,歡迎來到「西方霸權的基礎」溫習筆記!別被這看來「高深」的標題嚇怕,我們基本上就是要展開一趟偵探之旅,去搞清楚:歐洲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到底是如何從16世紀起變得如此強大,甚至能影響全世界?

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它為我們將會學習的近現代世界歷史,幾乎所有其他課題(例如殖民主義、世界大戰,以及我們今天身處的世界)都奠定了基礎。我們會將所有內容拆解成三大支柱。你們一定做得到!


支柱一:飛躍發展的科學與科技

想像一下你在玩一款策略遊戲。「西方霸權」的崛起,始於歐洲獲得了一次其他玩家尚未擁有的「科技大升級」。這主要透過兩波浪潮發生: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科學革命),以及由此衍生的新發明。

一種新思維:科學革命(16至18世紀)

在此之前,歐洲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思想,都基於古代典籍或宗教教義。科學革命徹底改變了這一點。它引入了一種新方法:

觀察你身邊的世界。
實驗來驗證你的想法。
運用理性與邏輯,去理解事物運作的真正原理。

艾薩克·牛頓等思想家發現了重力與運動定律。這種新思維模式不只關乎科學,它更創造了一種重視進步、發現以及以新方式解決問題的文化。這就像是「軟件」的更新,促成了令人驚嘆的全新「硬件」。

顛覆性發明(「硬件」)

這種新的科學精神催生了實用發明,讓西方國家獲得了巨大優勢。

軍事科技:

歐洲人並非火藥的發明者,但他們卻將其完善。他們研製出威力強大的大砲,並大量生產火繩槍。這讓他們在軍事上佔有壓倒性優勢。

比喻:想像一下,你參加刀劍格鬥,卻帶了一支步槍。歐洲的陸軍和海軍在世界許多地方,就是擁有這種優勢。

航海科技:

要投射力量,你必須具備遠航能力。歐洲人在這方面取得了巨大飛躍:

  • 更好的船艦:他們建造了像卡拉維爾帆船(Caravel)這類更快速、堅固,且能逆風航行的船艦。這意味著他們能夠應付漫長的遠洋航行。
  • 更好的工具:憑藉指南針星盤(用於測定緯度)和更精確的地圖繪製(地圖學),水手們得以在汪洋大海中航行而不會迷失方向。

影響:這些工具使歐洲人能夠「發現」美洲,並找到通往亞洲的新航線,從而開啟了探險、貿易和征服的時代。

工業革命(18世紀末起):

這是終極的科技大躍進。蒸汽機的發明改變了一切。它為工廠提供動力,用於大規模生產貨物、槍械和紡織品。它還推動了蒸汽船鐵路的發展。

影響:這為西方國家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並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原材料產生了巨大需求。蒸汽船和火車也使調動軍隊和控制廣闊的海外帝國變得容易得多。

支柱一:重點總結

新的科學思維催生了武器、航運和工業領域的強大科技。這兩者的結合,賦予了西方國家探索、征服和控制世界其他地區的軍事與經濟實力


支柱二:劃時代的新思想——啟蒙運動(18世紀)

當科學家們正在探索自然法則時,其他思想家則在嘗試找出管理社會的最佳方式。這場思想運動被稱為啟蒙運動。它就像是政府和社會的「軟件」更新。

比喻:將一個國家的政府想像成電腦的作業系統。啟蒙運動就是要捨棄舊的、緩慢又充滿漏洞的作業系統(「君權神授,國王說了算」),並安裝一個基於邏輯和理性的新系統。

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

  • 理性:應運用邏輯解決問題,而非僅僅遵循傳統或命令。
  • 個人權利:約翰·洛克等思想家主張,人擁有天賦人權,例如生命、自由和財產的權利。
  • 人民主權:政府的統治權源於人民的同意(「被統治者的同意」),而非神授君權。
  • 三權分立:將政府權力劃分為不同部門(例如立法、行政、司法),以防止任何個人或團體權力過大的概念。

新思想如何促成霸權?

這可能看起來不如大砲和蒸汽船來得直接,但它同樣重要!

  1. 更高效的政府:基於這些思想的政府通常更穩定,也更善於組織國家資源。它們能有效地徵稅、建設基礎設施,並管理複雜的經濟體。
  2. 使命感:啟蒙思想創造了一種對「進步」和「文明」的信念。許多歐洲人認為,將他們的現代思想和生活方式傳播給他人是他們的職責——這成為了殖民主義的有力正當化理由。
  3. 民族主義:這些思想有助於建立一種新的、強烈的歸屬感,讓人民覺得自己是「民族」的一份子,而不僅僅是國王的臣民。這種團結使國家更強大。
你知道嗎?

美國的《獨立宣言》(「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和《憲法》幾乎就是啟蒙思想的直接應用!

支柱二:重點總結

啟蒙運動為西方提供了組織和意識形態上的「軟件」。它創造了更高效、更有動力的國家,這些國家更能有效管理其新獲得的科技力量並擴大其影響力。


支柱三:顛覆體制——政治革命

思想固然偉大,但若沒有人付諸行動,它們也難以發揮作用。18世紀末的政治革命,正是啟蒙思想「爆發」為現實的時刻,它創造了一種全新且更強大的國家類型:民族國家

主要革命:

  • 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證明了一個殖民地可以推翻其統治者,並基於啟蒙運動的自由和人民主權原則建立一個新國家。
  • 法國大革命(1789-1799年):這是歐洲的一場政治地震。它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並以公民共和國取而代之。它將「自由、平等、博愛」和民族主義的思想傳播到整個歐洲,往往是透過戰爭。

革命如何促成霸權?

這些革命創造了現代的民族國家。這為何意義重大?

之前:在一個王國裡,人民是君主的「臣民」。軍隊通常是一小群職業士兵或僱傭兵。忠誠是對國王。

之後:在一個民族國家裡,人民是國家的「公民」。他們共享共同的認同、文化,並對國家本身忠誠。這產生了巨大影響:

  • 大規模軍隊:民族國家可以號召所有公民為國家而戰(徵兵制)。這使他們能夠組建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龐大、更有鬥志的軍隊。拿破崙龐大而愛國的軍隊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 全面動員:因為公民認為國家是「他們的」,政府可以將整個經濟和人口動員起來投入戰爭。他們可以徵收更多稅款,並將更多資源投入到建設強大的軍事和工業中。

比喻:傳統王國就像一間小型家族企業。現代民族國家則像一間巨型上市公司,每個公民都是股東。這間公司能匯集更多資源、獲得更多忠誠,並實現更宏大的目標。

快速溫習

支柱一:科學與科技為西方提供了工具(槍械、船艦、工廠)。
支柱二:啟蒙運動為西方提供了思想(高效政府、權利、進步)。
支柱三:革命創造了組織(強大的民族國家),以便有效利用工具和思想。

三大支柱如何結合起來

別把這三大支柱看作是獨立的東西。它們彼此緊密相連,形成一個強大的循環,互相強化:

科學思維(支柱一)啟發了啟蒙運動對理性的重視(支柱二)。

啟蒙思想(支柱二)為政治革命(支柱三)提供了動力。

新生的強大民族國家(支柱三)利用工業科技(支柱一)建立全球帝國。

總而言之,這三大基礎賦予了西方國家在軍事、經濟和政治力量上無與倫比的優勢,使他們能夠主導世界事務達數世紀之久,並為現代世界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