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習筆記:餐飲業

大家好!歡迎來到精彩又提供美食的餐飲(F&B)業!餐飲業是酒店業的重要一環,當然不只是提供食物和飲品這麼簡單!它更注重創造獨特的用餐體驗、管理團隊,以及確保食物安全和用餐愉快。這份筆記會與大家深入淺出地講解,由餐廳的不同職位,到菜單設計,甚至是食物安全的重要性都會提及。內容可能多了一些,但別擔心,我們會循序漸進地進行!一起從美食中學習吧!


1. 餐飲部:酒店的心臟地帶

想像一下酒店,您可能立即聯想到客房、大堂與泳池。但其實酒店內的餐廳、酒吧與客房送餐服務同樣重要!這一切都是由餐飲部(Food and Beverage Department)負責管理的。

職能與架構

餐飲部的主要職責是為客人提供餐飲服務,由高級晚餐到簡單一杯咖啡都包括在內。它們的運作模式像一個團隊般,各人有不同的分工與角色,確保一切運作暢順。

餐飲部團隊成員有哪些?(主要職位)

要成功營運一個餐飲部門,必須依靠整個團隊的合作。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成員:

  • 餐飲經理(Food and Beverage Manager):餐飲部的「總教練」。他們負責管理整個餐飲部,包括所有餐廳、酒吧與宴會服務。職責包括管理預算、策劃菜單,並確保食物與服務質素達到高水平。
  • 餐廳經理(Restaurant Manager):負責管理某間特定餐廳的經理。他們處理日常營運、管理員工,並確保客人用餐愉快。
  • 分區侍應長(Station Waiter / Chef de Rang):一位資深侍應,負責餐廳內特定的餐桌區域(一個「分區」)。
  • 副主廚(Sous Chef):廚房的「第二把交椅」,僅次於主廚。他們會協助管理廚房員工,並在主廚不在的時候頂替。(他們就像廚房團隊的副隊長一樣!)
  • 廚師長/分區廚師(Station Chef / Chef de Partie):負責廚房內特定製作區域的廚師。例如,糕點廚師(Pastry Chef)就是只負責製作甜品、麵包與糕點的分區廚師。
  • 助理廚師(Assistant Cook / Commis Chef):初級廚師,協助分區廚師工作。許多廚師都是由這個職位開始他們的職業生涯,從中學習基本功。
團隊合作力量大(與其他部門的關係)

餐飲部並非單打獨鬥的!它們必須與酒店其他部門緊密合作:

  • 前堂部(Front Office):了解酒店住客數量,並處理客人將餐廳消費記入房賬的情況。
  • 客房部/房務部(Housekeeping):協調餐廳清潔,並獲取乾淨的布草(例如:桌布、餐巾)。
  • 市場及銷售部(Sales & Marketing):推廣餐廳的特別優惠,或像婚禮、會議這些活動。

重點筆記:餐飲部是一個複雜的團隊,負責酒店內所有的餐飲服務。它有清晰的職位架構,並必須與其他部門緊密合作,才能成功!


2. 餐飲服務種類:總有一款適合您

提供餐飲服務的地方並非全部都一樣。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服務對象、擁有權與提供的體驗來分類。

客人是誰?(市場區隔)

餐飲服務會針對不同的人群,即是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s)

  • 酒店市場:酒店內為住客提供的餐廳、酒吧與客房送餐服務。
  • 休閒娛樂市場:人們去玩的地方,像主題公園餐廳、戲院小食部與酒吧。
  • 商業及工業市場:工作場所或工廠的員工餐廳/飯堂。
  • 學生市場:學校或大學飯堂。
  • 零售市場:百貨公司或商場內的咖啡店。(例如:IKEA宜家家居內的咖啡店)。
  • 交通運輸市場:飛機、火車與郵輪上提供的餐飲,或機場、火車站的餐廳。
  • 醫療保健市場:醫院為病人與醫護人員提供的膳食。
  • 其他公共部門市場:監獄或軍隊等地方提供的膳食。
店鋪的擁有權?(營運模式)

餐飲業的營運模式主要有兩種分類方式:

  • 擁有權:
    • 獨立經營:由單一業主或小組團體擁有。(例如您家樓下的茶餐廳)。它們有完全的自主權,但亦要承擔所有風險。
    • 連鎖經營:屬於大型連鎖集團旗下的分店。(例如:麥當勞、星巴克、大家樂)。它們可以受惠於品牌知名度與總部支援。
  • 營運目標:
    • 盈利為本:主要目標是賺錢。大部分餐廳與酒吧都屬於這類。
    • 非盈利為本:主要目標是提供服務,而非賺錢。(例如:醫院飯堂或慈善廚房)。這類通常會獲得補貼。
您認識的常見餐飲場所
  • 高級餐飲(Fine Dining Restaurants):高檔、昂貴的餐廳,裝潢精緻,服務正規,提供高品質的美食。通常需要提前預訂。
  • 休閒餐飲(Casual Dining Restaurants):氣氛輕鬆,食物價格適中,並提供餐桌服務。(例如:薄餅博士(Pizza Hut)或壽司郎(Genki Sushi))。
  • 快餐店(Fast Food Restaurants):服務快捷,價格便宜,客人通常在櫃檯點餐。(例如:肯德基(KFC)或大快活(Fairwood))。
  • 酒吧(Bars):主要提供酒精與非酒精飲品的場所。

重點筆記:餐飲服務種類繁多。它們可以根據服務對象(市場區隔)、擁有權(獨立經營或連鎖經營)、營運目標(盈利或非盈利)與服務風格(例如:高級餐飲、休閒餐飲等)進行分類。


3. 菜單:不只是一份菜單這麼簡單

菜單是餐廳最重要的市場推廣工具。它不只告知客人有什麼食物與價錢,還能傳達餐廳的風格與定位。

菜單種類

就算有些名聽起來很花俏,也不用擔心!其實概念都非常簡單的!

  • 套餐/客飯餐(Table d'hôte):一份固定菜式數目(例如:頭盤、主菜、甜品)的定價菜單。每個菜式的選擇通常比較有限。想像一下就像吃「套餐」一樣!
  • 單點/散叫(À la carte):菜單上每樣食物都獨立列出與定價。您可以隨意選擇您想吃的東西。想像一下就像在路邊攤「單點」菜餚一樣!
  • 是日菜單(Carte du jour):意思是「本日菜單」。它是一個補充菜單,列出每日的特色菜。
  • 循環菜單(Cycle menu):在特定時間週期內(例如:一星期或一個月)會重複使用的菜單。通常在飯堂(學校、醫院)使用,以提供不同的菜式選擇。
  • 兒童菜單:專為兒童設計的菜單,份量較細,食物亦比較適合兒童口味。
  • 宴會菜單(Banqueting menu):為大型團體活動(例如:婚宴或會議)而設的固定菜單。
為何要菜單?(目標)

菜單主要有三個目標:

  1. 盈利:透過銷售菜單上的食物,為餐廳帶來收益。
  2. 形象:建立特定的印象。用靚紙印製、字體優雅的菜單,與用膠膜過膠、有相片的菜單,會帶給客人完全不同的感覺。
  3. 市場推廣:鼓勵客人點選特定菜式,尤其是利潤較高的項目。
策劃完美菜單(考慮因素)

設計菜單是一項需要仔細權衡的工作。您必須考慮四個主要範疇。請記住C-F-O-M這個縮寫,便能輕鬆記住它們了!

  • C - 顧客相關因素:您的顧客是哪種類型?他們喜歡吃什麼?他們願意付多少錢?
  • F - 食物相關因素:有什麼食材是新鮮與當造的?採購是否方便?菜式的味道是否搭配得宜?
  • O - 營運相關因素:您的廚房是否有足夠的設備?廚師是否有能力煮出這些菜式?在繁忙時段,是否可以快速準備好食物?
  • M - 市場推廣相關因素:與競爭對手相比,您的菜單是否有特別之處?它是否有反映到您餐廳的品牌與形象?
菜單如何定價?(菜單定價)

菜單項目的定價方法主要有兩種:

  • 成本加成法:計算一道菜的食材成本,然後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這種方法比較有邏輯性,而且以數字為基礎。
  • 主觀定價法:根據您認為顧客願意支付的價格、競爭對手的收費,或配合餐廳形象來定價。這種方法比較多憑感覺與市場觸覺。
菜單設計:如何令人「食指大動」?

菜單卡片本身的設計都非常重要的。主要考慮因素包括:

  • 顏色:顏色會影響心情與食慾。(例如:紅色與黃色可以刺激食慾)。
  • 字體:字體應該容易閱讀,並配合餐廳的風格。
  • 吸引力:整體排版、紙張質素與圖片的運用,都可以令菜單更吸引。
  • 菜式描述:運用描述性詞語(例如:「香滑」、「新鮮烘焙」、「熱騰騰」),可以令菜式聽起來更美味。

重點筆記:菜單是一個達致盈利、塑造形象與進行市場推廣的策略性工具。設計菜單時要考慮顧客、食物、營運與市場推廣(C-F-O-M)等因素,而它的設計與定價對成功與否都非常關鍵!


4. 營造用餐體驗:氛圍與服務

一頓美味的餐點,不只是味道這麼簡單。整體氣氛,即是氛圍(ambience),對客人的用餐體驗有巨大影響。

佈置場景(餐廳設計與佈局)

餐廳的佈局會同時影響客人與員工。良好的佈局可以確保侍應擁有順暢的走動空間,同時為客人提供舒適的用餐距離。這一切都是要平衡營運效率與客人的舒適度。

營造何種氣氛?(氛圍元素)

氛圍是一個地方的氣氛或感覺。它是由多種元素組合而成的:

  • 裝潢:傢俬的風格、牆身顏色與藝術擺設。
  • 制服:員工制服應該配合餐廳主題(例如:高級餐飲餐廳穿著正式西裝,咖啡店穿著休閒T恤)。
  • 感官:包括您所見(燈光)、所聽(音樂)與所聞(廚房傳出的香味)。
  • 餐桌佈置:餐具、玻璃器皿與餐桌擺設的種類。
  • 主題:將所有事物連結起來的特定概念,例如海盜主題餐廳或1960年代風格的餐廳。
餐桌擺設(餐桌設置與餐具)

餐桌的擺設可以告知您將會吃到何種類型的餐點。

  • 單點/散叫餐具擺設:一個較簡單、基本擺設。其他餐具可能要根據您點選的菜式,稍後再送上。
  • 套餐/客飯餐具擺設:一個更齊全的擺設,所有套餐所需的餐具都會預先擺放好在桌上。

重點筆記:餐廳的氛圍——由裝潢、制服、感官等元素組成——對顧客體驗至關重要。設計與餐桌擺設必須配合餐廳風格與營運需要。


5. 幕後基地:廚房

廚房是任何餐廳的「心臟地帶」或「引擎室」。一個設計良好的廚房對提升效率、確保安全與食物品質都至關重要。

設計安全高效的廚房

設計專業廚房時,主要會考慮以下三個因素:

  1. 基本設計與佈局:廚房應該有條理地佈置,創造出合乎邏輯的工作流程,從收貨、處理食材到洗碗都順暢。這樣可以減少員工不必要的走動,預防意外發生。
  2. 廚房設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設備必須符合菜單需求、可靠耐用與易於清潔。
  3. 消防安全:廚房有較高的火災風險。所以,必須具備良好的通風系統、滅火器與自動滅火系統。

您知道嗎?許多專業廚房都使用「廚房工作三角區」的概念來設計,即是將爐具、水槽與雪櫃擺放於最理想的位置,使廚師的工作效率達致最高。

重點筆記:廚房的設計並非隨意的。它是經過精心規劃,以確保工作流程高效、設備合適,以及最重要的是:消防安全!


6. 首要任務:食物安全與衛生

這是餐飲業最為重要的部分!不安全的食物可以使人生病,還會毀壞一家食肆的聲譽。所以,食物安全是每個業界人士的責任。

會出現什麼問題?(食物污染種類)

食物如果受到污染,就會變得不安全。污染主要有三種:

  • 生物性污染(Biological Contamination):食物被活體生物污染而變壞。這是食物中毒最常見的原因。例子包括:細菌(例如:沙門氏菌)、病毒寄生蟲
  • 化學性污染(Chemical Contamination):有害化學物質進入食物。例子包括:清潔劑、蔬果上的農藥,或不當使用的食物添加劑。
  • 物理性污染(Physical Contamination):食物中混入異物。例子包括:一根頭髮、一片玻璃、塑膠碎片,或一顆小石頭。
「食物安全五要訣」:您的終極指南!

世界衞生組織(WHO)制定了五條簡單的規則,用來預防食源性疾病。它們既容易記住,又非常重要,務必遵守!

  1. 精明選擇:選用安全的原材料。選擇新鮮、完整的食物。
  2. 保持清潔:保持所有事物清潔!徹底洗淨雙手、表面與設備。
  3. 生熟分開:將生食與熟食分開存放與處理。這樣可以防止交叉污染(cross-contamination),即是生食(例如生雞肉)上的細菌傳播到可以即食的食物(例如沙律)。
  4. 徹底煮熟:將食物徹底煮熟,特別是肉類、家禽與海鮮,以殺死有害細菌。
  5. 安全溫度:將食物保持在安全溫度。熱食要保持高溫(攝氏60度以上),冷食要保持低溫(攝氏4度以下)。不要將煮熟的食物在室溫放置過久。
快速回顧

3種污染:生物性(細菌)、化學性(清潔劑)、物理性(異物)。
5要訣:精明選擇、保持清潔、生熟分開、徹底煮熟、安全溫度。

從農場到餐桌:食物處理過程

「食物安全五要訣」必須應用在食物處理的每一個階段,從收貨、處理食材到上菜都一樣。其中一個主要重點就是防止交叉污染。請記住,生熟食物要分開用不同的砧板與刀具!

您是第一道防線!(個人衛生)

每位餐飲業員工都必須遵守嚴格的個人衛生守則:

  • 經常並正確洗手。
  • 穿著清潔的制服。
  • 將長髮紮起,並戴上帽子或髮網。
  • 生病時切勿工作。
  • 指甲保持短而清潔。

重點筆記:食物安全是絕對不可妥協的!了解三種污染類型,並嚴格遵守「食物安全五要訣」與個人衛生守則,是預防食源性疾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