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蝕、陽極處理及其影響

大家好!有沒有試過把單車放在雨中,之後發現它出現了難看的紅褐色鏽斑?又或者留意到舊金屬閘門變得剝落脆弱?這就是腐蝕作用在搞鬼!在這些筆記中,我們將會深入探討這個日常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我們會探索為甚麼像鐵這類金屬會生鏽,我們可以怎樣保護它們,以及為甚麼像鋁這類「超級英雄」金屬似乎能抵禦腐蝕。最重要的是,我們會看到為甚麼了解腐蝕對我們的安全、經濟和環境都至關重要。讓我們開始吧!


甚麼是腐蝕和生鏽?

腐蝕是指金屬與環境(如空氣和水)進行化學反應,而逐漸被破壞的過程的總稱。生鏽及其合金(例如鋼)的腐蝕作用特稱。

生鏽的化學原理

如果一開始覺得有點難,不用擔心。生鏽其實只是一種氧化還原反應。讓我們來逐步拆解吧。

快速重溫:氧化還原反應

還記得「OIL RIG」嗎?這是一個記住氧化還原反應如何發生的好方法:

  • Oxidation Is Loss (of electrons) 氧化即失去(電子)
  • Reduction Is Gain (of electrons) 還原即獲得(電子)

要發生生鏽作用,氧化和還原必須同時發生。

生鏽的兩個必要條件

把這想像成一份食譜。要製成鐵鏽,你絕對需要兩種材料:

  1. (通常來自空氣)

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種,鐵就不會生鏽。這是一個「非此即彼」的情況!

生鏽過程逐步解說

生鏽是一個電化學過程。想像一下鐵的表面有一個微型電池。

步驟一:氧化(失去電子)
鐵金屬充當負極(陽極)並被氧化。鐵原子失去電子,變成鐵(II)離子。

$$ \text{Fe(s)} \rightarrow \text{Fe}^{2+}\text{(aq)} + 2\text{e}^- $$

步驟二:還原(獲得電子)
鐵失去的電子會通過金屬,移動到另一個位置。在那裡,在水的存在下,空氣中的氧氣獲得這些電子,被還原成氫氧根離子。

$$ \text{O}_2\text{(g)} + 2\text{H}_2\text{O(l)} + 4\text{e}^- \rightarrow 4\text{OH}^-\text{(aq)} $$

步驟三:形成鐵鏽
鐵(II)離子(Fe²⁺)和氫氧根離子(OH⁻)隨後與更多的氧氣反應,形成我們稱為鐵鏽的紅褐色物質。鐵鏽的化學名稱是水合氧化鐵(III)

$$ \text{Fe}_2\text{O}_3 \cdot n\text{H}_2\text{O} $$

「n」只是表示有不定量的水分子連接其中,這解釋了為甚麼鐵鏽有時看起來會有所不同。

如何用指示劑「觀察」生鏽

在實驗室中,我們可以使用一種特殊的生鏽指示劑(六氰合鐵(III)酸鉀和酚酞的混合物)來觀察鐵釘上氧化和還原發生的地方。

  • 當鐵被氧化(失去電子形成Fe²⁺)時,指示劑會變成深藍色。這是生鏽的起始點。
  • 當氧氣被還原(獲得電子形成OH⁻)時,溶液會變成鹼性,指示劑則會變成粉紅色

加速生鏽的因素

某些條件可以使鐵生鏽得更快。把這些想像成「生鏽加速器」。

  • 食鹽的存在:溶解的鹽類(例如海水中的鹽)使水成為更好的電解質,加速離子和電子的流動。這就是為甚麼沿海城市的汽車會生鏽得更快。
  • 酸的存在:酸雨含有酸性污染物。酸提供更多的離子(H⁺),有助於氧氣更容易被還原,從而加速整個過程。
  • 與不活潑金屬接觸:如果鐵與銅或錫(這些金屬的反應性較低)接觸,就會形成一個微型電化學電池。反應性較高的金屬(鐵)被迫更快地被氧化和腐蝕。
重點回顧

生鏽是鐵的腐蝕,是一種需要氧氣和水的氧化還原過程。食鹽、酸和與不活潑金屬接觸都會加速生鏽。鐵鏽本身是水合氧化鐵(III)。


我們如何保護鐵?

由於生鏽會造成很多問題,我們已經開發了許多巧妙的方法來阻止它。它們主要分為兩大類:設置屏障或運用巧妙的化學原理。

方法一:建立物理屏障

最簡單的想法:如果我們能將氧氣和水與鐵隔絕,它就不會生鏽!這就像給鐵穿上雨衣一樣。

  • 塗層:塗上一層油漆、油或塑膠可以形成物理屏障。例子:塗漆的橋樑、上油的單車鏈、塑膠塗層鐵絲網。
  • 鍍上其他金屬:
    • 鍍錫:鐵被鍍上一層薄薄的錫。錫比鐵不活潑,能作為屏障。這用於食物罐頭。
      但要小心!如果錫層被刮傷,下面的鐵會生鏽得更快,因為它現在暴露在空氣和水中,同時與反應性較低的金屬(錫)接觸。
    • 電鍍:利用電解作用將鐵鍍上另一種通常不活潑且更美觀的金屬,例如鉻。例子:閃亮的鍍鉻水龍頭和汽車保險桿。

方法二:電化學保護

這就是化學原理變得非常酷的地方。我們不只是設置屏障,還可以強迫另一種金屬而不是鐵進行腐蝕。

  • 犧牲性保護:我們將一種反應性較強的金屬(例如鋅或鎂)連接到鐵上。因為鋅的反應性較強,它會先失去電子並腐蝕,從而「犧牲」自己來保護鐵。
  • 鍍鋅:這是一種常見的犧牲性保護,將鐵或鋼鍍上一層鋅。鍍鋅鐵有兩層保護:
    1. 鋅層作為物理屏障。
    2. 如果表面被刮傷,鋅會提供犧牲性保護,代替鐵進行腐蝕。這使其比鍍錫好得多!
  • 陰極保護:這是大規模的犧牲性保護。為保護船體或地下管道,會連接大塊的鋅或鎂。這些金屬塊會隨著時間腐蝕,然後被替換,從而保護了船隻或管道免於生鏽。
  • 合金化:將鐵與其他元素混合以改變其性質。最著名的例子是不鏽鋼,它是鐵、鉻和鎳的合金。表面上的鉻會與氧氣反應,形成一層堅韌、隱形且能自我修復的氧化鉻(III)層,保護底下的鐵。
重點回顧

我們通過建立屏障(油漆、鍍錫)或使用電化學方法來防止生鏽。最好的方法,例如鍍鋅(使用鋅)和合金化(不鏽鋼),即使在刮傷後也能提供保護。


鋁的秘密:為甚麼它不太會腐蝕

這裡有個謎題:如果你查看金屬活動性序,鋁比鐵活潑得多。那它不應該在幾秒鐘內就被腐蝕掉嗎?非也!鋁擁有一種超能力。

當鋁暴露在空氣中,它會立即與氧氣反應,形成一層非常薄、堅韌且透明的氧化鋁(Al₂O₃)層。這層氧化膜是鈍性(不活潑)的,並緊密地附著在表面,就像一層天然的盔甲,防止任何進一步的腐蝕。

讓鋁更堅固:陽極處理

我們可以通過一種稱為陽極處理的過程,使這層保護性氧化膜變得更厚、更堅固。

陽極處理的原理:
  1. 鋁製物件被製成電解池的陽極(正極)。(記憶口訣:陽極處理(ANodisation)在極(ANode)發生!)
  2. 它被放置在電解質中,通常是稀硫酸。
  3. 當通電時,氧氣在陽極產生。
  4. 這些氧氣立即與鋁反應,形成一層厚而堅硬的氧化鋁層。

這層更厚的氧化膜使鋁對腐蝕具有極強的抵抗力。一個額外的優點是氧化層是多孔的,因此可以填充染料,製成耐用、色彩豐富的表面。例子:彩色窗框、智能手機外殼和水樽。

重點回顧

鋁天然地受到一層薄而堅韌的氧化鋁保護。陽極處理是一種工業過程,能使這層氧化膜增厚,使鋁更耐腐蝕,並能被著色。


腐蝕:社會和經濟影響

我們為甚麼要花費這麼多時間和金錢來對抗腐蝕呢?因為它對我們的社會有巨大的影響。

  • 經濟成本:腐蝕每年使各國損失數十億美元。這包括更換腐蝕的橋樑、管道、汽車和建築物的成本,以及我們討論過的所有預防方法的成本。
  • 安全風險:腐蝕的橋樑或飛機零件可能導致災難性故障,危及生命。腐蝕造成的管道洩漏可能導致爆炸或環境災難。
  • 資源耗盡:鐵來自鐵礦,而鐵礦是一種有限的資源。每件生鏽的鐵基本上都失去了價值。通過防止腐蝕,我們有助於為後代保護地球的自然資源
你知道嗎?

自由女神像由銅皮覆蓋在鐵骨架上建成。最初,兩種金屬之間用蟲膠隔開,但蟲膠會磨損。不活潑的銅與較活潑的鐵直接接觸,導致鐵骨架嚴重腐蝕,不得不在1980年代更換。這是一個著名的電化學腐蝕實例!

重點回顧

腐蝕不單止是一種難看的不便。它是一個巨大的全球性問題,造成巨額金錢損失,產生危險的安全隱患,並浪費寶貴的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