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合成聚合物、塑膠、液態晶體與納米材料

大家好!歡迎來到奇妙的材料化學世界。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手機屏幕、水瓶和廚房裡的不黏鍋是用什麼製成的?在本章中,我們將探索這些日常材料背後的科學原理。我們會深入了解聚合物(構成塑膠的長鏈分子)、充滿未來感的液態晶體,以及微小卻強大的納米材料。這聽起來可能很複雜,但我們會將這些概念拆解成簡單易明的部分。那我們就開始吧!


第一部分:聚合物的世界

那麼,究竟什麼是聚合物?

想像你有一大盒萬字夾。一個單獨的萬字夾就是一個單體——一個微小、簡單的分子。

如果你將數百或數千個萬字夾串聯起來,形成一條長鏈,你就製造出了一個聚合物。將單體連接起來的過程稱為聚合作用

用化學術語來說:
單體:構成聚合物的基本組成單元,是一個小分子。
聚合物:由許多重複單體單元組成的大分子(高分子)。
重複單元:聚合物鏈中來自單個單體的部分。

你知道嗎?大自然是第一位聚合物化學家!纖維素(構成木材和植物纖維)和甲殼素(存在於昆蟲和螃蟹的外骨骼中)都是由糖單體製成的天然聚合物。它們堅固並提供結構支撐。

製造合成聚合物的兩種主要方法

想像這就像用樂高積木來搭建東西。主要有兩種方法來連接你的單體積木。

1. 加成聚合作用

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在加成聚合作用中,單體只是簡單地加成到彼此身上,形成一條長鏈。沒有其他副產品形成。這就像連接萬字夾——最終你只會得到一條鏈。

關鍵要求:單體必須是不飽和的,這表示它們具有碳碳雙鍵(C=C)。在反應過程中,這個雙鍵會「打開」,與相鄰的單體形成單鍵。

逐步說明:乙烯轉化為聚(乙烯)
1. 從多個乙烯單體(CH₂=CH₂)開始。
2. 在高壓、高溫和催化劑的作用下,雙鍵斷裂。
3. 單體連接起來形成一條長而飽和的鏈:...-CH₂-CH₂-CH₂-CH₂-...

通用方程式如下所示,其中「n」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 n(\text{CH}_2=\text{CH}_2) \rightarrow -(\text{CH}_2-\text{CH}_2)_n- $$

加成聚合物的例子:
  • 聚(四氟乙烯) (PTFE):你可能知道它叫特氟龍。它用於鍋具的不黏塗層,因為它非常不活潑且滑溜。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又稱有機玻璃壓克力玻璃。它是一種透明、抗碎裂的塑膠,用作玻璃的輕質替代品。
  • 氰基丙烯酸酯:這是超級膠水的化學名稱!它在接觸水(即使是空氣中的濕氣)時會迅速聚合,形成非常堅固的鍵結。
2. 縮合聚合作用

這種方法有點不同。在這裡,單體會連接在一起,但每當形成一個鍵結時,就會消除或「縮合」出一個小分子(通常是水,H₂O)。

關鍵要求:單體必須具有兩個官能基(例如 -OH, -COOH, -NH₂)。這些官能基會相互反應形成鍵結。

打個比喻:想像兩個人手牽手形成一條鏈。每當新的一個人加入時,他們就會丟下一個小球(水分子)。最終的鏈是由人組成的,但地板上也會有一堆球。

縮合聚合物的例子:
  • 聚酯 (例如 PET)由一個帶有兩個羧基的單體和一個帶有兩個醇基的單體形成。形成的鍵結是酯鍵PET 用於製造飲料瓶和抓毛絨外套。
  • 聚酰胺 (例如 尼龍和克維拉)由一個帶有兩個羧基的單體和一個帶有兩個胺基的單體形成。形成的鍵結是酰胺鍵尼龍用於服裝和繩索。克維拉非常堅固,用於防彈背心。
  • 尿素甲醛:一種堅硬、耐熱的聚合物,用於電器插頭和木材黏合劑。它是熱固性塑膠的一個例子(稍後會詳細說明!)。
加成聚合作用 vs. 縮合聚合作用:快速比較
  • 單體類型:加成聚合作用使用不飽和(C=C)單體。縮合聚合作用使用帶有兩個官能基的單體。
  • 副產品:加成聚合作用沒有副產品。縮合聚合作用會產生一個小分子(例如 H₂O)。
  • 聚合物化學式:在加成聚合作用中,重複單元與單體具有相同的原子。在縮合聚合作用中,重複單元比形成它的單體原子更少。
重點歸納

聚合物是由稱為單體的小重複單元製成的長鏈。它們可以通過加成聚合作用(C=C鍵打開,沒有原子損失)或縮合聚合作用(官能基反應,損失一個小分子)來製備。


第二部分:塑膠——類型、特性與問題

塑膠就是由聚合物製成的材料。但並非所有塑膠都一樣!它們分為兩大類。

熱塑性塑膠 vs. 熱固性塑膠

熱塑性塑膠

打個比喻:將熱塑性塑膠想像成巧克力。你可以將它融化,倒入模具,讓它冷卻,然後再將它融化以製作新的形狀。

結構:由弱分子間作用力(范德華力)結合在一起的長聚合物鏈組成。鏈之間沒有強鍵結(交聯)

特性:
- 受熱時會軟化,可以重新塑形。
- 冷卻時會變硬。
- 這個過程是可逆的。
- 它們通常具有彈性並且可回收
例子:聚(乙烯)、PET、PMMA、聚氯乙烯。

熱固性塑膠(熱固性)

打個比喻:將熱固性塑膠想像成蛋糕。一旦麵糊烘烤成蛋糕,你就不能再將它融化回麵糊。這個變化是永久性的。

結構:聚合物鏈通過稱為交聯的強共價鍵連接在一起。這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堅硬的、三維的網絡。

特性:
- 受熱時不會軟化;它們會在極高溫下碳化或分解。
- 它們堅硬、剛性強且耐熱。
- 它們不可回收
例子:尿素甲醛、電木(用於舊電話和鍋柄)。

結構如何影響塑膠的特性

聚合物鏈的排列方式對塑膠的性能有巨大影響!

  • 密度與剛性(HDPE vs. LDPE):
    - 低密度聚(乙烯) (LDPE)具有支鏈,不能緊密堆積在一起。這使其密度較低、較弱且更具柔韌性。用於塑膠袋和擠壓瓶。
    - 高密度聚(乙烯) (HDPE)具有直的、無支鏈的鏈,可以非常緊密地堆積。這使其密度更高、更堅固且更剛硬。用於牛奶壺和管道。
  • 強度(尼龍 vs. 克維拉):兩者都是聚酰胺,但克維拉的鏈中含有堅硬的苯環。這些苯環使鏈能夠完美對齊並在它們之間形成非常強的氫鍵,使得克維拉在相同重量下異常堅固。
  • 彈性(硫化作用):天然橡膠柔軟且黏性強。硫化作用是將橡膠與硫一起加熱的過程。硫原子在聚合物鏈之間形成強共價交聯,使橡膠更硬、更堅韌、彈性大大增加。這用於製造汽車輪胎。

塑膠的未來

  • 聚合生物材料:這些是專為體內使用而設計的聚合物。聚乳酸 (PLA)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由玉米澱粉等可再生資源製成,具有生物相容性並可生物降解。它用於可自行溶解的手術縫線。
  • 可生物降解塑膠:像聚乳酸這樣的塑膠可以在環境中被微生物分解,有助於減少塑膠廢物。
  • 塑膠回收:這對節省資源和減少堆填區廢物非常重要。然而,它面臨挑戰:不同類型的塑膠必須仔細分類,並且塑膠的質量可能隨著每次回收循環而降低。

塑膠物品是如何製造的? (成形)

這裡有幾種常見的方法。選擇取決於塑膠類型(熱塑性或熱固性)和物品的形狀。

  • 注塑成形:熱熔塑膠被強制注入模具中。(例如:樂高積木、瓶蓋)
  • 吹塑成形:一條熱塑膠管被放入模具中,並像氣球一樣用空氣充氣。(例如:塑膠瓶)
  • 擠壓成形:熔融塑膠通過一個有形狀的孔(模頭)擠出。(例如:管道、水槽)
重點歸納

塑膠可以是可熔化和可回收的(熱塑性塑膠),也可以是堅硬和永久的(熱固性塑膠)。它們的特性,如密度和強度,完全取決於它們的分子結構,例如鏈的支化程度和交聯。


第三部分:超越塑膠——先進材料

液態晶體

這是一種介於液體和固體之間,迷人的物質狀態!

結構:液態晶體通常由長而棒狀的有機分子組成。

特性:在正常液體中,分子是隨機排列的。在固體中,它們以固定、有序的模式排列。在液態晶體中,分子具有一定的有序性(它們傾向於指向同一方向),但仍然能夠像液體一樣移動和流動。

它們如何在液晶顯示器中運作:關鍵特性是施加電場可以改變分子的排列。這種排列的變化會影響光線如何穿過它們。通過控制微小部分(像素)的電流,我們可以創建你在計算機、手機和電視屏幕上看到的圖像。

納米材料

「納米」意味著極其微小!納米材料是粒徑在1到100納米(nm)之間的物質。

給你一個比例概念:一張紙的厚度大約是100,000納米!

核心概念:當你將物質的顆粒做得如此之小時,它們可以具有與大塊材料完全不同的特性。這是因為它們的絕大部分原子都位於表面上(高表面積與體積比)。

用途:
- 防曬霜:氧化鋅是一種極好的防曬劑,但大顆粒時它是一種白色糊狀物。作為納米顆粒,它是透明的,但仍然能有效阻擋紫外線。
- 自潔玻璃:納米顆粒塗層可以利用陽光分解污垢,並使雨水以片狀沖走污垢。
- 電子產品和複合材料:用於製造更小的電腦晶片,以及更輕、更堅固的汽車和飛機材料。

重點歸納

液態晶體是一種獨特的物質狀態,因為其分子可以通過電力對齊,因此用於顯示器。納米材料是極其微小的顆粒,其獨特特性為醫學、電子和製造領域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第四部分:讓材料變得更好——綠色化學

製造所有這些令人驚嘆的材料有時會很混亂、浪費,並對環境造成危害。綠色化學是一套原則,指導化學家設計對環境更友好的產品和工藝。

這不是關於顏色;這是關於可持續性!

材料生產中綠色化學的關鍵思想

  • 使用更安全的溶劑:許多化學反應使用有毒的有機溶劑。綠色化學旨在用更安全的替代品(如水)來取代這些溶劑。
  • 減少危害的合成:重新設計化學反應,以使用和生產對人類和環境毒性較小的物質。
  • 可降解設計:創造諸如可生物降解塑膠等產品,使其在使用壽命結束時分解成無害物質。
  • 使用可再生原料:從可再生資源(例如從玉米製造聚乳酸)製造材料,而不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重點歸納

綠色化學是關於智慧和負責任。它是化學的未來,確保我們可以在不傷害地球的情況下,創造我們所需的有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