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X:可逆反應與動態平衡

哈囉!歡迎來到化學平衡的奇妙世界。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反應好像永遠都「完成不了」?又或者,大型化學工廠如何能如此高效地生產大量產品?答案就在於理解可逆反應,以及一種特殊的狀態,叫做動態平衡

在這一章,我們將探討能正向和逆向進行的反應。我們會了解反應「達致平衡」的意義,並揭示化學家如何巧妙地將反應推向他們想要的特定方向。別擔心這聽起來很複雜;我們會用簡單的例子和比喻來逐一解構。我們開始吧!


可逆反應與不可逆反應

你目前學過的大多數反應都只朝一個方向進行。當你燃燒一張紙,它會變成灰燼。你無法輕易地將灰燼變回紙張。這就是不可逆反應

例子:鎂在空氣中燃燒。 $$2Mg(s) + O_2(g) \rightarrow 2MgO(s)$$

然而,許多化學反應卻是雙向的。產物可以互相反應,重新形成原來的反應物。這些被稱為可逆反應。我們用一個特殊的雙向箭號 ($$\rightleftharpoons$$) 來表示。

從左到右進行的反應稱為正反應
從右到左進行的反應稱為逆反應(或倒退反應)。

例子:加熱水合硫酸銅(II)。藍色晶體受熱會變成白色粉末,但如果你把水加到白色粉末中,它又會變回藍色! $$CuSO_4 \cdot 5H_2O(s) \rightleftharpoons CuSO_4(s) + 5H_2O(g)$$ (藍色水合固體) $$ \rightleftharpoons $$ (白色無水固體) + (水蒸氣)

重點歸納

不可逆反應只朝一個方向進行 (→)。可逆反應則可以同時朝兩個方向進行 ($$\rightleftharpoons$$),即正反應和逆反應同時發生。


什麼是動態平衡?

想像一下一家繁忙的商店。不斷有人進去,也不斷有人出來。如果每分鐘進入的人數與每分鐘離開的人數相同,那麼店內總人數就會保持不變。從外面看,似乎沒有任何變化,但實際上店內卻是人來人往,不斷流動。這正是動態平衡的絕佳比喻!

在可逆反應中,當正反應的速率等於逆反應的速率時,系統便達到動態平衡狀態。

  • 動態(Dynamic):這意味著反應並沒有停止!正反應和逆反應仍然在持續進行。
  • 平衡(Equilibrium):這意味著沒有總體變化。反應物和產物的量(濃度)保持不變,因為它們形成的速度與被消耗的速度相同。
動態平衡的特點

一個系統若要達到動態平衡,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1. 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相等
  2. 所有反應物和產物的濃度都保持不變
  3. 它只能發生在密閉系統中,即沒有物質可以進入或離開系統。
  4. 宏觀性質(例如顏色、壓力、濃度)不隨時間改變。
快速回顧:重要區別!

常見錯誤:以為反應在平衡狀態時就停止了。
正確理解:反應仍在進行中!它們只是完美地平衡著,就像兩隊實力相當的拔河隊,以相同的力量拉扯著繩子。

重點歸納

動態平衡是可逆反應中的一種狀態,此時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相等,導致反應物和產物的濃度保持不變。這是一種平衡狀態,而非靜止狀態。


平衡常數 (Kc)

在平衡狀態時,反應物和產物的濃度雖然是恆定的,但這並不代表它們的濃度是相等的。有時候產物會很多而反應物很少,有時候情況則剛好相反。平衡常數 (Kc) 是一個數值,它告訴我們平衡的位置。

如何書寫 Kc 表達式

對於一個普遍的反應:

$$aA(aq) + bB(aq) \rightleftharpoons cC(aq) + dD(aq)$$

平衡常數表達式可寫為:

$$K_c = \frac{[C]^c[D]^d}{[A]^a[B]^b}$$

讓我們來逐一分析:

  • 方括號 [ ] 代表「某物質的濃度」,單位是 mol dm⁻³。
  • 產物的濃度總是放在分子(上方)。
  • 反應物的濃度總是放在分母(下方)。
  • 化學計量係數(平衡方程式中的數字 a, b, c, d)會變成每個濃度的

非常重要的規則:我們會將純固體 (s) 或純液體 (l) 的濃度納入 Kc 表達式中。這是因為它們的「濃度」(密度)本質上是恆定的,在反應過程中不會改變。

例子:對於反應 $$N_2(g) + 3H_2(g) \rightleftharpoons 2NH_3(g)$$,其表達式為: $$K_c = \frac{[NH_3]^2}{[N_2][H_2]^3}$$

Kc 值告訴我們什麼?
  • 如果 Kc 值很大(例如 > 1000):分數的分子遠大於分母。這表示在平衡狀態時,產物的量遠多於反應物。我們稱此為平衡向右移動
  • 如果 Kc 值很小(例如 < 0.001):分數的分母遠大於分子。這表示有更多的反應物而不是產物。我們稱此為平衡向左移動
  • 如果 Kc 值約為 1:在平衡狀態時,反應物和產物的量都相當可觀。

請記住,反應的 Kc 值只會隨溫度變化而改變。

涉及 Kc 的計算

例子:在某特定溫度下,反應 $$H_2(g) + I_2(g) \rightleftharpoons 2HI(g)$$ 的平衡濃度分別為 [H₂] = 0.10 mol dm⁻³、[I₂] = 0.20 mol dm⁻³ 和 [HI] = 1.04 mol dm⁻³。計算 Kc。

步驟 1:寫出 Kc 表達式。 $$K_c = \frac{[HI]^2}{[H_2][I_2]}$$

步驟 2:代入平衡濃度。 $$K_c = \frac{(1.04)^2}{(0.10)(0.20)}$$

步驟 3:計算數值。 $$K_c = \frac{1.0816}{0.02} = 54.08$$

(注意:Kc 通常沒有單位。)

重點歸納

Kc 是平衡狀態時產物濃度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比例。大的 Kc 值表示反應有利於產物生成,而小的 Kc 值則表示反應有利於反應物。除非溫度改變,否則其值保持恆定。


改變平衡位置(勒沙特列原理)

化學工程師通常希望盡量提高產物的產量。他們可以透過「擾動」平衡來實現這一目標。系統的反應由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所描述:勒沙特列原理

勒沙特列原理指出:如果對處於平衡狀態的系統施加改變,平衡位置將會朝著抵銷該改變的方向移動。

你可以這樣想:系統不喜歡被改變。無論你對它做了什麼,它都會試圖做出相反的反應,以回復到平衡狀態。

讓我們先看看課程中你需要了解的兩個因素:濃度溫度

1. 濃度改變的影響

不會改變 Kc 的值。它只會使平衡位置發生移動。

考慮反應: $$Fe^{3+}(aq) + SCN^-(aq) \rightleftharpoons [Fe(SCN)]^{2+}(aq)$$ (淡黃色) + (無色) $$ \rightleftharpoons $$ (血紅色)

  • 改變:增加更多反應物(例如:更多 Fe³⁺)。
    系統反應:試圖*消耗*多餘的 Fe³⁺。
    結果:平衡向移動。正反應受有利,產生更多血紅色產物。

  • 改變:移除產物(例如:移除 [Fe(SCN)]²⁺)。
    系統反應:試圖*補充*被移除的產物。
    結果:平衡向移動。正反應受有利。

  • 改變:增加更多產物(例如:更多 [Fe(SCN)]²⁺)。
    系統反應:試圖*消耗*多餘的產物。
    結果:平衡向移動。逆反應受有利,產生更多反應物。
2. 溫度改變的影響

這是唯一能改變 Kc 值的因素。

要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知道反應是放熱反應(釋放熱量,ΔH 為負值)還是吸熱反應(吸收熱量,ΔH 為正值)。讓我們把「熱量」當作一種化學物質來看待!

對於放熱反應(熱量是產物): $$A + B \rightleftharpoons C + \text{heat}$$

  • 改變:升高溫度(增加熱量)。
    系統反應:試圖*消耗*多餘的熱量。
    結果:平衡向移動(吸熱方向)。產物的量減少,因此 Kc 減少

  • 改變:降低溫度(移除熱量)。
    系統反應:試圖*產生更多*熱量。
    結果:平衡向移動(放熱方向)。產物的量增加,因此 Kc 增加

對於吸熱反應(熱量是反應物): $$A + B + \text{heat} \rightleftharpoons C$$

  • 改變:升高溫度(增加熱量)。
    系統反應:試圖*消耗*多餘的熱量。
    結果:平衡向移動。產物的量增加,因此 Kc 增加

  • 改變:降低溫度(移除熱量)。
    系統反應:試圖*產生更多*熱量。
    結果:平衡向移動。產物的量減少,因此 Kc 減少
你知道嗎?催化劑的角色。

那如果加入催化劑會怎樣呢?這是一個常見的考試陷阱題!
催化劑能以相同的程度加快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這表示系統能更快地達到平衡,但它不會改變平衡的位置,也不會改變 Kc 的值。這就像在兩個城市之間建造一條新的、更快的道路——它不會改變城市的大小,只是讓你在它們之間移動得更快。

重點歸納

勒沙特列原理幫助我們預測平衡系統如何應對改變。系統總是試圖抵銷你所施加的改變。記住,只有溫度的改變才能影響 Kc 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