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與宗教科溫習筆記:價值與德性理論
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價值與德性理論」的溫習筆記。今次呢個主題聽落好似好學術,但其實講嘅嘢,我哋日常生活都經常遇到,就係點樣分辨咩係好嘅嘢、咩係重要嘅嘢,仲有咩特質會令一個人成為好人。理解呢啲概念,可以幫你理清好多複雜嘅道德問題,無論係應付考試定係喺生活上都好有用㗎!唔使擔心一開始覺得難,我哋會用簡單嘅解釋同埋實例嚟幫大家逐一擊破!
第一部分:兩大類價值
喺倫理學入面,當我哋講「價值」,就係想問究竟咩嘢先至係好,或者有意義。一樣嘢有兩種主要嘅價值。
內在價值(「本身就好」嘅價值)
呢個係最簡單但又最重要嘅概念。如果一樣嘢本身就係好或者有價值,唔需要靠其他嘢先有價值,咁佢就具備內在價值。
- 定義:事物本身所具備嘅內在價值。
- 簡單嚟講:就算佢唔會帶嚟其他嘢,你都會想要佢。佢係一個終極目標。
內在價值嘅例子:
- 快樂:我哋想快樂唔係為咗得到其他嘢,而係為咗快樂本身而快樂!
- 愛:愛同友誼嘅價值唔係佢可以為你帶嚟啲咩,而係愛與被愛嘅體驗本身。
- 知識:有時,學到新知識本身就令人好滿足,因為你享受擁有知識嘅感覺。
記憶口訣:
「內」在價值就係喺事物「內」在嘅價值。
小小複習時間!
內在價值 = 本身就係好。 想像佢係終極目標。到咗呢度,個「點解」就停咗啦。點解你想快樂?就係想囉!
工具價值(「工具」嘅價值)
如果一樣嘢作為一種工具,可以幫助你得到其他嘢(通常係有內在價值嘅嘢),咁佢就具有工具價值。
- 定義:根據達到其他目的而判斷嘅價值。
- 簡單嚟講:佢之所以有價值,係因為佢可以為你「做」啲咩或者「帶嚟」啲咩。佢係一塊墊腳石,唔係終點。
工具價值嘅例子:
- 金錢:一疊鈔票本身並無價值。佢嘅價值在於你可以用佢買到啲咩,例如食物(為咗健康)、房屋(為咗安全)或者旅行(為咗快樂)。
- 鎚仔:鎚仔只有喺你想起嘢或者掛畫嗰陣先有用。佢嘅價值係為咗達到嗰個目的而存在。
- 溫習考試:溫習具有工具價值,因為佢可以幫你考到好成績,進而入讀大學,再幫你搵到好工。
記憶口訣:
工具價值就係好似一件工具咁。
小心陷阱!
唔好以為工具價值就係「冇價值」!錢好有價值㗎!關鍵嘅分別在於佢點解有價值。錢之所以有價值係因為佢可以為你帶嚟啲嘢(工具價值),而快樂之所以有價值係因為佢本身就係快樂(內在價值)。
兩者嘅關係
有時,一樣嘢可以同時擁有兩種價值㗎!例如,諗吓你嘅健康。
- 佢有工具價值,因為健康可以令你返工、讀書、享受生活。
- 佢亦可以有內在價值,因為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嘅感覺本身就係好好。
第一部分重點:
工具價值就係作為達到目標嘅有用工具。內在價值就係目標本身。
第二部分:品格——點樣先係好人?(德性與惡行)
喺倫理學入面,當我哋講一個人嘅「品格」,其實係指佢嘅性格特徵。佢哋係咪善良、誠實、勇敢?定係自私、唔老實?呢啲特質就叫做德性同惡行。
良好品格(德性)
德性係指一種正面嘅性格特徵,或者係我哋欣賞嘅良好品質。佢係一種做啱嘢嘅習慣。
德性嘅例子:
- 忠誠:對朋友、家人或原則忠心不二。(例如:朋友有困難時,支持佢哋。)
- 孝順(孝):中國文化中一個重要嘅德性!佢代表對父母同長輩表達尊重、愛同關懷。(例如:父母年老時照顧佢哋。)
- 正直:為人誠實,有堅定嘅道德原則。即係即使冇人睇住,都會做啱嘅事。(例如:執到銀包歸還失主。)
- 公平:平等公正咁對待人。(例如:足球比賽中嘅球證,判決時唔偏幫任何一方。)
- 誠實:講真話,為人率直。
- 負責任:接受自己嘅職責,為自己嘅行為負責。(例如:承認自己犯咗錯,並努力改正。)
- 審慎:明智同謹慎;行動前會考慮後果。(例如:為咗將來而儲錢,而唔係依家就全部使晒。)
- 勇敢:面對恐懼,做啱嘅事。(例如:為咗保護俾人欺負嘅同學而挺身而出。)
不良品格(惡行)
惡行同德性相反。佢係一種負面嘅性格特徵或者道德缺陷。
惡行嘅例子:
- 謊言與欺騙:為咗得到不公平嘅優勢而唔老實。
- 自私:只顧自己嘅需要同欲望,唔理其他人。
- 報復:尋求復仇;試圖傷害曾經傷害你嘅人。
- 妒忌:對其他人嘅成功或財產感到苦澀或怨恨。
第二部分重點:
德性係構成一個人良好品格嘅特質(例如誠實同勇敢)。惡行就係不良嘅特質(例如自私同妒忌)。
第三部分:好嘅嘢都會「打交」?(優先次序與衝突)
呢度就係倫理學真正實用嘅地方啦!
喺現實生活中,事情唔係咁簡單。有時,兩種唔同嘅德性可能會指向相反嘅方向,造成一個困難嘅道德兩難。
問題:價值與德性可以有所衝突
德性衝突發生喺當你處於一個情況,無法同時兼顧兩種重要價值嘅時候。要顧及其中一個,就必然要捨棄另一個。
經典例子:誠實與仁慈
- 想像吓你朋友用晒所有積蓄買咗件新外套,但你覺得佢真係好醜樣。佢興奮咁問你:「你鍾唔鍾意我件新外套呀?」
- 誠實呢個德性會叫你:「唔好意思,我覺得唔靚。」
- 仁慈(善良)呢個德性會叫你唔好傷害佢哋嘅感受,講啲好聽嘅說話。
- 你唔可以同時做到百分百誠實同百分百仁慈。呢個就係一個衝突!
優先次序:喺衝突嘅德性中排列先後
當德性衝突時,你必須做出選擇。優先次序就係決定喺特定情況下,邊一個德性或價值更重要嘅過程。呢個排列可以幫助你做出決定。
課程例子:忠誠與孝順
- 想像吓你嘅哥哥係小生意老闆。你發現佢為咗維持生意,同埋供養年老嘅父母,一直都有瞞稅。
- 對法律嘅忠誠以及對社會嘅公平性會話你知,你應該舉報佢。
- 孝順(以及對家人嘅忠誠)呢個德性會話你知,你應該保護你哥哥,從而亦保障你父母嘅福祉。
- 你會點做?你嘅決定取決於喺呢個情況下,你會優先考慮對法律嘅忠誠,定係對家人嘅忠誠。
點樣處理衝突?(一步步指引)
當你喺考試中遇到呢類艱難嘅選擇題時,你可以咁樣組織你嘅思維:
第一步:識別衝突。清楚講出邊兩種德性發生衝突。(例如:「呢個係誠實同忠誠之間嘅衝突。」)
第二步:考慮選項與後果。如果你優先考慮德性A,會有咩可能嘅結果?如果優先考慮德性B又會點?喺每種情況下,邊個會得到幫助,邊個會受到傷害?
第三步:做出選擇並闡述理由。選擇你將會優先考慮嘅德性,最重要嘅係,解釋點解。(例如:「我會優先考慮誠實,因為……」或者「喺呢個情況下,仁慈更重要,因為……」) 通常冇一個絕對「正確」嘅答案,但係你嘅推論先至係關鍵!
你知唔知?
哲學家已經為呢啲衝突爭論咗幾千年啦!唔同嘅倫理學理論會提供唔同嘅建議。例如,功利主義者可能會話要選擇可以為最多人帶嚟最大快樂嘅選項。康德主義者可能會話,你應該永遠遵守嚴格嘅道德義務,好似永遠講真話咁。你哋將會喺「行為理論」嗰章學到更多關於呢方面嘅嘢㗎!
第三部分重點:
現實生活中嘅倫理學,往往就係要處理好價值之間嘅衝突。做出道德決定,意味住要訂立一個優先次序,選擇一個德性而捨棄另一個,並且能夠解釋點解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