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FS 學習筆記:風險管理

大家好!歡迎來到風險管理單元的學習筆記。別擔心,這個課題其實沒你想像中那麼可怕。事實上,我們每天都在管理風險——例如下雨「可能」會淋濕,所以你會帶雨傘。在商業世界裡,原理也一樣,只是規模更大一點!

在這個章節,我們會學習企業如何識別潛在問題(即風險)、了解不同種類的風險,並探討企業如何運用明智的策略來保護自己。這對於任何成功的企業來說,都是一項超級重要的技能!


認識業務風險

那麼,「風險」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風險是指可能發生並對企業達成目標的能力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它是一種不確定性,指事情可能出錯,導致財務損失、聲譽受損或營運中斷。

不妨這樣想像:你正在為學校籌辦一個大型戶外活動。風險就是可能懸掛颱風信號,導致你不得不取消所有活動,損失你花在佈置和食物上的錢。

風險的種類:管理的第一步

要管理風險,我們首先需要對其進行分類。主要的兩種分類方式是:純粹風險與投機風險,以及可保風險與不可保風險。

1. 純粹風險 (Pure Risk) 與 投機風險 (Speculative Risk)

這兩種分類著眼於可能發生的結果。

  • 純粹風險:這是一種只有兩種可能結果的情況:損失不損失。絕無獲利的機會。這些通常是「意外」或「不幸」事件。

    例子:倉庫發生火災的風險。如果發生火災,企業遭受損失。如果沒有發生火災,企業維持現狀(不損失)。企業無法從火災中「獲利」。


  • 投機風險:這是一種有三種可能結果的情況:損失不變獲利。企業自願承擔這些風險,以期獲利。

    例子:推出一款新的智能手機型號。它可能大獲成功(獲利),也可能只是收支平衡(不變),或者徹底失敗並蒙受損失(損失)。

2. 可保風險 (Insurable Risk) 與 不可保風險 (Non-insurable Risk)

這種分類是關於保險公司是否會幫助你彌補損失。

  • 可保風險:這些是保險公司願意承保的風險。風險若要可保,通常必須是純粹風險。潛在損失必須是可預測並能以金錢衡量的。

    例子:企業可以購買保險,以承保因盜竊、意外或財產損壞造成的損失。


  • 不可保風險:這些是保險公司不會承保的風險。它們通常是投機風險,因為其結果不易預測,而且是憑自由選擇而承擔的。因市場變化或錯誤的商業決策造成的損失屬於此類。

    例子:你無法購買保險來保護你的業務免受新競爭對手搶走所有客戶的損失,或抵禦因時尚變化而導致產品不受歡迎的風險。

快速回顧

純粹風險 = 損失 或 不損失。(例如:意外) -> 通常為可保風險
投機風險 = 獲利、損失 或 不變。(例如:新投資) -> 通常為不可保風險

常見錯誤,切勿混淆!

不要以為「純粹風險」就表示風險很小或不嚴重。工廠火災就是一種純粹風險,它可能是災難性的!「純粹」一詞僅指結果的性質(沒有獲利的可能性)。

重點提示

企業面臨不同類型的風險。有些是純粹風險(只有潛在損失),通常可保。其他則是投機風險(既有潛在收益,也有潛在損失),通常不可保。識別風險類型是決定如何處理風險的第一步。


保險:企業的安全網

保險如何運作?一個簡單的比喻…

想像一下,你學校裡每個人(1,000 名學生)都把 10 元放進一個大鍋裡。這樣就有 10,000 元了。這一年裡,如果任何一個學生不小心弄壞了眼鏡(更換費用為 1,000 元),他們就可以從鍋裡取錢支付。很少會有超過 10 名學生同時弄壞眼鏡。透過分擔風險,每人小小的付出,就能保障個人免受突如其來的大額開支影響。這就是保險的基本概念!

企業的保險保障種類

以下是一些香港企業常用的主要保險種類,旨在涵蓋不同的可保風險

  • 僱員補償保險:這是香港的法定要求!它保障企業,使其無須承擔因僱員在工作期間受傷或生病而支付賠償的法律責任。它涵蓋醫療費用和僱員因無法工作期間的工資。

  • 公眾責任保險:對於任何與公眾有互動的企業來說,這項保險至關重要。它涵蓋因公眾人士(如顧客)在企業場所內受傷或其財產受損而引起的責任。
    例子:顧客在超市濕滑的地面滑倒,摔斷了腿。這項保險將有助於支付法律和醫療費用。

  • 汽車保險:如果企業擁有車輛(汽車、貨車、重型貨車),就需要這項保險。它涵蓋與意外相關的費用,包括公司車輛損壞、他人財產損壞以及對他人的傷害。

  • 僱員忠誠保險:這項保險保障企業免受因其員工不誠實行為造成的財務損失。
    例子:會計師盜用公司銀行帳戶的錢。僱員忠誠保險將有助於追回被盜的錢。

  • 責任保險:這是一個廣泛的術語。公眾責任保險是其中一種。其他類型可以涵蓋企業因其產品造成傷害(產品責任)或因其專業建議導致客戶蒙受金錢損失(專業彌償)的情況。

  • 綜合保險:這通常被稱為「商業綜合」保險計劃。它將多種保險組合在一起,方便投保且通常費用較低。它可能包括財產保險(針對火災、颱風損壞)、業務中斷保險(針對災難後的收入損失)和公眾責任保險,所有保障均納入同一保單中。

重點提示

保險是企業管理純粹、可保風險的重要工具。從保障僱員受傷到顧客意外,不同的保單涵蓋特定的潛在損失,提供至關重要的財務安全網。


四大主要風險管理策略

好的,企業已經識別出風險了。那該怎麼辦?企業總不能為所有事情都買保險吧!精明的管理者會綜合運用四大主要策略。記住它們的一個好方法就是運用縮寫「TARA」。

TARA 風險管理框架

1. T - 風險轉移 (Transfer)

這是什麼:將風險的財務後果轉移給第三方。

如何運作: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購買保險。你向保險公司支付一筆小額、確定的費用(保費),作為回報,如果發生大額、不確定的損失,他們會同意支付。你就是將風險轉移給他們了!

例子:店主購買火災保險。他們已將火災的財務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

2. A - 風險規避 (Avoidance)

這是什麼:透過不參與導致風險的活動來消除風險。

如何運作:這是最直接的方法。如果一項活動風險過高,你乾脆就不去做。然而,這也可能意味著錯失潛在利潤。

例子:一家玩具公司得知其玩具的新材料可能有毒。他們不使用該材料,而是選擇風險規避,決定完全不生產該款玩具,從而避免潛在的訴訟和聲譽損害。

3. R - 風險降低 (Reduction)

這是什麼:實施措施,以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在風險發生時減輕損失的嚴重程度。

如何運作:這是一種主動策略,著重於控制與預防。

  • 例子(降低可能性):建築公司定期為工人提供安全培訓,以減少發生事故的機會。
  • 例子(減輕嚴重性):餐廳安裝自動消防灑水系統。灑水系統無法防止火災發生,但會大幅減少造成的損害。
4. A - 風險承擔 (Assumption) (亦稱風險保留 Retention)

這是什麼:接受風險,並決定自行承擔其後果和任何損失。

如何運作:這種策略適用於那些投保或規避成本會更高的小風險。如果風險發生,企業自行處理反而更划算。企業通常會為這些輕微、可預測的損失預算。

例子:一家大型書店接受小件廉價商品(如鋼筆)輕微失竊的風險。他們承擔這種小額損失,因為聘請額外的保安人員(風險降低)費用會高得多。

綜合運用:咖啡店案例

讓我們看看一家新開的咖啡店如何運用 TARA 策略:

  • 風險轉移:咖啡店老闆購買公眾責任保險,以防顧客被熱咖啡燙傷,並為員工購買僱員補償保險

  • 風險規避:經過研究,老闆決定提供摩托車送貨服務,因為對於新業務來說,交通意外和送貨延遲的風險太高。

  • 風險降低:老闆在廚房安裝防滑地板,對員工進行食品安全培訓,並購買高品質設備,以減少事故和故障的機會。

  • 風險承擔:老闆接受顧客偶爾打破杯子或碟子的輕微風險,並決定將其視為營運成本的一部分自行承擔。

重點提示

有效的風險管理並非單一解決方案。它關乎巧妙地結合多種策略:轉移 (Transfer) 你無法控制的大風險,規避 (Avoidance) 風險過高的活動,透過安全措施降低 (Reduction) 風險,以及承擔 (Assumption) 小型、可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