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溫習筆記:財務報表的用途
大家好!歡迎來到「財務報表的用途」溫習筆記。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間公司的財務報表(例如損益表和財務狀況表)就像它的「成績表」一樣。這些報表裡充滿了數字,訴說著公司營運狀況的故事。
在這個章節,我們將會化身偵探!我們要找出誰會閱讀這份「成績表」,他們想從中看到什麼,以及為什麼這些報表雖然非常有用,但卻不一定能道出所有真相。無論你將來想成為會計師、經營自己的生意,還是有一天想作出精明的投資決定,掌握這些知識都是一項關鍵技能!
第一部分:誰在閱讀公司的成績表?(使用者)
許多不同的人都會關注公司的表現。我們可以將他們分成兩大類:內部使用者(公司內的人)和外部使用者(公司外的人)。
說個比喻吧!想像你是一名學生。你和你的補習老師就是你成績表的內部使用者——你會用它來計劃如何改進。而你的父母、大學招生處和獎學金委員會,就是外部使用者——他們從外界利用你的成績表來作出關於你的決定。
內部使用者(公司內部團隊)
這些是公司內部的工作人員,他們需要資料來作出日常決策。
-
擁有人/管理層: 他們是公司的掌舵人!他們會利用財務報表來:
規劃未來: 我們明年應該開新分店嗎?我們負擔得起嗎?
監控營運: 我們的電費與銷售額相比是否過高?
評估表現: 我們今年的利潤比去年多嗎?我們的新營銷活動成功嗎?
作出策略性決定: 我們應否繼續銷售一個僅僅賺取微薄利潤的產品?
外部使用者(公司以外的世界)
這些是公司以外的個人和組織,他們都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感興趣。
-
投資者(現有及潛在): 這些是已經或正考慮購買公司股份的人士。他們想知道:
這間公司有利可圖嗎?我的投資會得到好的回報嗎(例如:股息)?
這項投資風險高嗎?公司財務狀況穩定嗎?
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我應該買入、持有還是賣出公司的股份?
-
貸方/債權人(例如:銀行和供應商): 這些是公司欠錢的對象。銀行批出貸款或供應商賒銷貨物時,想知道:
公司能否在到期時償還債務?這稱為流動性和償債能力。
借更多錢給他們或繼續賒銷給他們是否安全?
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我們能收回我們的錢嗎?
-
政府(例如:稅務局): 政府需要知道:
公司賺了多少利潤,以便他們計算正確的利得稅金額。
公司是否有遵守所有規則和法規?
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公司有沒有繳納應繳的稅款?
-
僱員: 公司的員工也對此非常感興趣。他們會查閱報表以評估:
工作穩定性: 公司穩定嗎?還是有倒閉的風險?
加薪和花紅: 公司有能力給他們加薪或發放年終花紅嗎?
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我的工作穩定嗎?公司有好的前景嗎?
-
顧客: 特別是對於大額採購,顧客可能會關注公司的健康狀況。他們想知道:
公司是否會繼續存在以履行保修承諾或提供售後服務?
公司能否成為可靠的長期供應商?
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我將來能信賴這間公司嗎?
關鍵重點 - 第一部分
財務報表不只是會計師專屬的!它們為公司內外廣泛的使用者提供關鍵資訊,以便作出重要的經濟決策。
第二部分:為什麼這些報表如此有用
好了,我們已經知道誰會閱讀這些報表。現在讓我們看看它們到底如何協助我們作出決策。
-
評估表現: 使用者可以查看公司的利潤是隨時間增長還是縮小。他們可以分析資金的來源和去向。例如,透過比較2022年和2023年的損益表,擁有人可以看到銷售額是否有所增長,以及成本是否得到了控制。
-
作出投資決定: 投資者透過查看盈利能力以及公司的資產和負債,可以判斷這是否一個明智的投資地點。
-
作出信貸決定: 銀行不會只因為你開口說要借錢就批出貸款!他們會仔細研究你的財務狀況表,看看你是否有足夠的資產來償還債務,以確保你很可能償還貸款。
-
規劃和預算: 管理層會利用過往的業績來制定未來的預算。如果去年的財務報表顯示電費非常高,經理今年就可以預算添置新的節能燈具。
-
確保合規: 對於有限公司而言,編製及發佈財務報表是一項法律要求。它們對於提交報稅表和證明公司合法營運至關重要。
你知道嗎?
香港的上市公司(你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買賣其股份的公司)必須定期發佈其財務報表。這意味著任何人,包括你,都可以上網查閱匯豐銀行或港鐵等大型公司的「成績表」!
關鍵重點 - 第二部分
財務報表是一種強大的工具,用於評估過往表現、管理日常營運以及規劃公司未來。
第三部分:局限性——為什麼報表不能道出所有真相
這是超級重要的一個部分!優等生都知道財務報表有其盲點。了解它們不能告訴我們什麼,至關重要。
如果起初覺得有點難,請不要擔心。思考這些局限性正正顯示你對會計有深入的理解。
-
它們基於過往資料: 財務報表是歷史性的。它們告訴你公司去年的表現,但卻不保證未來的成功。
比喻:這就像開車時只看後視鏡。它告訴你曾經走過的路,但卻不能告訴你前面路況如何。 -
非貨幣性資料被忽略: 這些報表只顯示可以用金錢衡量的項目。它們無法衡量以下關鍵因素:
管理團隊的技能
員工士氣和快樂程度
顧客滿意度和品牌聲譽
公司產品的品質
一間公司可能利潤很高,但員工士氣低落,這可能會在未來導致問題。單憑數字無法顯示這一點。
-
可使用不同的會計政策: 公司有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會計方法(例如:計算折舊的不同方法)。這可能會導致難以直接比較兩間不同公司的財務報表。
這就像比較兩位學生的考試成績,其中一位獲准使用字典,而另一位則不獲准。這樣的比較可能不公平。 -
通脹的影響被忽略: 項目通常按其歷史成本(購入時支付的金額)記錄。這並未考慮到通脹,通脹會隨著時間降低貨幣的購買力。
例如,一棟於1995年以200萬美元購買的建築物,今天可能價值3000萬美元,但財務狀況表可能仍然顯示其價值接近原始成本。 -
存在「粉飾櫥窗」的可能性: 這是一個關鍵術語!粉飾櫥窗是指管理層在合法範圍內操縱數據,使公司看起來更有吸引力,尤其是在會計期末。
例如,在年結前延遲向供應商付款,以使現金結餘看起來更高。這就像在客人到訪前快速整理房間一樣——它在短時間內看起來很好,但卻不反映日常的真實情況!
關鍵重點 - 第三部分
財務報表雖然不可或缺,但卻有其局限性。它們是歷史性的,忽略非財務因素,並可能受到會計選擇的影響。精明的使用者總是會帶著批判的眼光閱讀它們,並尋求更多資訊。
章節速讀
1. 財務報表的使用者:
- 內部: 管理層/擁有人(用於規劃、控制和決策)。
- 外部: 投資者(買賣股份?)、貸方(借錢?)、政府(稅項?)、僱員(工作穩定性?)。
2. 財務報表的用途:
- 評估過往表現。
- 協助作出投資和信貸決定。
- 協助規劃和預算。
3. 財務報表的局限性:
- 歷史數據(基於過往)。
- 非貨幣性項目被忽略(例如:員工士氣)。
- 不同會計政策(難以比較)。
- 通脹影響被忽略(歷史成本)。
- 粉飾櫥窗(可能誤導)。
助記詞:試著用助記詞 歷、非、不、通、粉 來記住這些局限性!
你一定做得到!掌握財務報表的「使用者」、「用途」和「局限性」是「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的一項基本技能。多加溫習這些要點,你很快就會成為專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