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財務分析:你的公司健康檢查!
各位同學好!歡迎來到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BAFS)中最實用的課題之一:財務分析。
你可以把公司想像成一個人。你怎麼知道一個人是否健康呢?你可能會檢查他們的體溫、血壓或心率。財務分析對企業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使用稱為會計比率的特殊工具來檢查公司在不同方面的「健康狀況」。
在本章中,你將學習如何成為一名「企業醫生」。你將計算這些比率,並利用它們來了解一家公司是否賺取良好利潤、能否應付其賬務,以及是否善用其資源。這對經理、投資者以及任何想了解企業實際營運狀況的人來說都非常重要。我們開始吧!
什麼是會計比率?為何要學習它們?
損益表和財務狀況表等財務報表包含大量數字。單獨來看,它們可能令人困惑。會計比率是簡單的計算,能將這些龐大、混亂的數字轉化為有意義的百分比或數字,使其易於理解和比較。
會計比率的功能(為什麼它們很有用!)
- 簡化數據:它們將複雜的資訊濃縮成一兩個簡單的數字。這就像得到一個科目的總成績,而不是只看每一份試卷的分數。
- 衡量表現:它們幫助我們衡量公司在特定領域的表現如何,例如盈利能力或效率。
- 協助決策:經理可以使用比率來發現問題並做出更好的決策。投資者可以使用它們來決定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
- 容許比較:這是一個重要功能!我們可以比較公司的比率:
- 與其自身的過往表現比較(例如,比較2024年和2023年的業績)。這稱為公司內部比較或趨勢分析。
- 與同行業的其他公司比較。這稱為同業比較。
重點提示
會計比率是通過簡化財務數據和容許有意義的比較,幫助我們分析和理解公司表現的工具。
主要比率類別
我們可以將比率分為不同的類別,每個類別都講述公司故事的不同部分。讓我們看看主要類別。
1. 盈利能力比率:公司是否正在賺錢?
這些比率衡量公司將銷售額轉化為利潤的能力。通常來說,盈利能力比率越高越好!
加成
- 它的作用:衡量利潤佔銷貨成本的百分比。它是成本上增加的「加成」,以得出售價。
- 公式: $$Mark-up = {Gross \ Profit \over Cost \ of \ Goods \ Sold} \times 100\%$$
- 如何解讀:40%的加成意味著每100元的成本,公司會增加40元來設定售價。通常來說,加成越高,每件商品的潛在利潤就越高。
- 生活化例子:如果你以50元(成本)買入一個手機殼,然後以70元賣出,你的毛利是20元。你的加成是(20元 / 50元)x 100% = 40%。
毛利率
- 它的作用:在支付銷貨成本後,銷售額還剩下多少百分比的利潤。它顯示產品本身的基本盈利能力。
- 公式: $$Gross \ Profit \ Ratio = {Gross \ Profit \over Sales} \times 100\%$$
- 如何解讀:30%的比率意味著每100元的銷售額,公司還有30元可以用來支付其他開支(如租金和工資)並賺取純利。
- 生活化例子:一家咖啡館以40元(銷售額)賣出一杯咖啡。咖啡豆和牛奶成本為10元(銷貨成本)。毛利是30元。毛利率是(30元 / 40元)x 100% = 75%。這是一杯非常有利可圖的咖啡!
常犯錯誤提示!
不要混淆加成和毛利率!它們都使用相同的毛利數字,但分母不同。加成是基於成本,而毛利率是基於銷售額。
純利率
- 它的作用:在支付所有開支(包括租金、工資、電費等)後,銷售額中還剩下多少百分比的利潤。這是「最終」的盈利能力。
- 公式: $$Net \ Profit \ Ratio = {Net \ Profit \ before \ Tax \over Sales} \times 100\%$$
- 如何解讀:10%的比率意味著每100元的銷售額,公司賺取10元的最終利潤(除稅前)。這顯示公司控制所有成本的能力。
2. 流動比率:公司能否支付其短期賬務?
流動性是指公司能否快速將其資產變現,以償還短期內(一年內)到期的債務。它關乎公司的短期生存能力。
營運資金 / 流動比率
- 它的作用:比較公司短期內擁有的資產(流動資產)與短期內拖欠的債務(流動負債)。
- 公式: $$Current \ Ratio = {Current \ Assets \over Current \ Liabilities} : 1$$
- 如何解讀:2:1的比率意味著公司每1元的流動負債,就有2元的流動資產。通常認為2:1是「安全」的比率,但這會因行業而異。比率低於1:1可能是一個警號!
- 生活化例子:你錢包裡有200元(流動資產),你欠朋友100元,這筆錢你必須在本週償還(流動負債)。你的流動比率是2:1。你處於一個有利的狀況來償還他們。
速動比率 / 速動資金比率 / 酸性測試比率
- 它的作用:這是一個更嚴格的流動性測試。它與流動比率相似,但將流動資產中的存貨剔除,因為存貨有時難以快速變現。
- 公式: $$Acid \ Test \ Ratio = {Current \ Assets - Inventory \over Current \ Liabilities} : 1$$
- 如何解讀:1:1的比率通常被認為是健康的。它表明公司無需出售任何存貨也能償還其短期債務。
- 你知道嗎?它被稱為「酸性測試」,因為在過去,人們會用酸來測試金屬是否真金。這個比率是對公司真正流動性的一個嚴格「酸性測試」。
3. 營運效益比率:公司運用資產的效率如何?
這些比率顯示公司管理其資產和負債以產生銷售額的效率。這一切都關乎效率!
存貨周轉率
- 它的作用:公司在某段時期內銷售和補充存貨的次數。
- 公式: $$Inventory \ Turnover = {Cost \ of \ Goods \ Sold \over Average \ Inventory} \ (times)$$
備註:平均存貨 = (期初存貨 + 期末存貨) / 2
- 如何解讀:高周轉率(例如12次)通常是好事。這意味著商品銷售迅速,沒有堆積在倉庫裡蒙塵。非常低的周轉率可能意味著銷售不佳或存貨過多。
- 現實生活例子:一家新鮮水果店希望存貨周轉率非常高。一家豪華汽車經銷商的周轉率則會非常低。這取決於行業!
應收貿易賬款周轉率及收賬期
- 它的作用:公司向其賒賬客戶(應收貿易賬款)收取現金的速度。
- 公式: $$Trade \ Receivables \ Turnover = {Credit \ Sales \over Average \ Trade \ Receivables} \ (times)$$ $$Average \ Trade \ Receivables \ Collection \ Period = {Average \ Trade \ Receivables \over Credit \ Sales} \times 365 \ (days)$$
- 如何解讀:高周轉率(次數)和短收賬期(天數)是好事。這意味著公司能快速從客戶那裡收回資金。如果收賬期是60天,這意味著銷售後平均需要兩個月才能收到款項。
應付貿易賬款周轉率及還款期
- 它的作用:公司支付其供應商(應付貿易賬款)的速度。
- 公式: $$Trade \ Payables \ Turnover = {Credit \ Purchases \over Average \ Trade \ Payables} \ (times)$$ $$Average \ Trade \ Payables \ Repayment \ Period = {Average \ Trade \ Payables \over Credit \ Purchases} \times 365 \ (days)$$
- 如何解讀:這個有點複雜。非常短的還款期可能意味著公司沒有充分利用供應商提供的免息信貸。非常長的還款期可能預示著現金流問題,或存在損害與供應商關係的風險。一個好的期限通常是符合行業標準的期限。
總資產周轉率
- 它的作用:公司運用其所有資產(例如樓宇、機器、存貨)產生銷售額的效率。
- 公式: $$Total \ Assets \ Turnover = {Sales \over Total \ Assets} \ (times)$$
- 如何解讀:比率越高越好。這意味著公司每擁有1美元的資產,就能產生更多的銷售額。
快速回顧:效率
說到效率,記住「越快通常越好」。
- 存貨賣得更快。
- 從客戶那裡收錢更快。
- 利用資產產生銷售更快。
4. 償債能力 (資本負債) 比率:公司能否長期生存?
這與流動性不同。償債能力是關於公司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一家債務過多的公司被認為是「高度舉債」或「高度槓桿化」,這是有風險的。
資本負債比率
- 它的作用:公司長期資本中由債務提供資金的比例。
- 公式: $$Gearing \ Ratio = {Non-current \ Liabilities + Preference \ Share \ Capital \over Non-current \ Liabilities + Shareholders' \ Fund} \times 100\%$$
- 如何解讀:高的資本負債比率(例如超過50%)意味著公司嚴重依賴借貸。這是有風險的,因為無論如何都必須支付利息。在經濟不景氣時,一家高度舉債的公司可能會陷入嚴重困境。低比率則更安全。
- 生活化例子:資本負債比率就像借按揭買樓。小額按揭(低資本負債)是安全的。如果按揭金額龐大,佔你大部分收入(高資本負債),那麼一旦你突然失業,風險就非常高了。
5. 投資回報:公司是否值得投資?
這個類別衡量公司利用其投入資金產生利潤的能力。它是衡量整體表現的關鍵指標。
已動用資本回報率 (ROCE)
- 它的作用:這是一個重要的比率!它衡量企業從已動用總長期資本中產生多少利潤。它是整體業務效率的關鍵指標。
- 公式: $$ROCE = {Profit \ before \ Interest \ and \ Tax \over Average \ Capital \ Employed} \times 100\%$$
備註:已動用資本 = 非流動負債 + 股東資金
- 如何解讀:ROCE越高越好。如果一家公司的ROCE是15%,這意味著每投入100元的資本,它就能產生15元的利潤。這個比率理想情況下應高於你在銀行能獲得的利率。
6. 投資者比率:股東想知道什麼?
這些比率對現有或潛在的股東評估他們在有限公司的投資特別有用。
每股盈利 (EPS)
- 它的作用:公司為每股普通股賺取了多少純利。
- 公式: $$EPS = {Net \ Profit \ after \ Tax - Preference \ Dividend \over Number \ of \ Ordinary \ Shares \ Issued}$$
- 如何解讀:通常認為EPS越高越好,因為它表示股東的盈利能力越高。EPS隨著時間增長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訊號。
股息保障倍數
- 它的作用:公司能夠從其利潤中支付當前股息給股東的次數。
- 公式: $$Dividend \ Cover = {Net \ Profit \ after \ Tax - Preference \ Dividend \over Ordinary \ Dividend \ Paid} \ (times)$$
- 如何解讀:高的股息保障倍數(例如2倍或以上)是安全的。這意味著股息受到利潤的良好保障。接近1的倍數是危險的,因為利潤的任何小幅下降都可能意味著公司無法支付股息。
市盈率 (P/E 比率)
- 它的作用:比較公司當前的股價與每股盈利。它顯示投資者願意為公司每1元的盈利支付多少錢。
- 公式: $$P/E \ Ratio = {Current \ Market \ Price \ per \ Ordinary \ Share \over Earnings \ Per \ Share}$$
- 如何解讀:高的市盈率通常表明投資者預期未來盈利會大幅增長。低的市盈率可能表明該股票被低估,或者投資者預期增長緩慢。最好用於比較同一行業的公司。
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它不是魔法!
別擔心,你已經學會所有關鍵比率了!但記住比率並非完美無瑕,這一點至關重要。它們是工具,就像任何工具一樣,都有其局限性。你必須知道這些以應付考試!
- 基於歷史數據:比率使用來自財務報表的過往數據。過去並不總是預測未來的良好指標。去年盈利的公司今年可能不會盈利。
- 忽略定性因素:比率完全基於數字。它們無法衡量管理層質素、品牌聲譽、員工士氣或客戶忠誠度等重要因素。
- 受會計政策影響:不同的公司可以使用不同的(但仍然合法)會計方法,例如折舊。這可能導致其比率難以準確比較。
- 「粉飾櫥窗」:公司可能會試圖讓其財務報表看起來比實際更好,尤其是在會計期末。這可能會使比率產生誤導。
- 非獨立工具:單一比率提供的信息很少。你需要觀察長期趨勢並與行業平均值比較,才能獲得全面的情況。
- 通脹會扭曲數字:通脹可能會使不同年份的數字難以比較。例如,10年前購買的資產可能以非常低的成本入賬,這會扭曲像ROCE這樣的比率。
最終重點提示
財務分析是一項強大的技能。通過計算和解讀關於盈利能力、流動性、效率、償債能力和投資的比率,你可以深入了解公司的表現。務必記住隨時間推移與競爭對手進行比較,並意識到其局限性,以避免做出簡單的判斷。你現在已經準備好成為一名財務分析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