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與財務概論溫習筆記:財務分析

哈囉!歡迎來到財務分析的溫習筆記。如果這個課題看起來充滿了複雜的數字,請別擔心。我們會一步一步地拆解它,一起學習!

把自己想像成一個「企業醫生」。你的工作是檢查一間公司的健康狀況。你怎麼做呢?就是透過查看其財務報表,並計算一些關鍵的數字,這些數字稱為比率。這些比率會告訴我們關於公司經營狀況的故事。在本章中,你將學習如何計算這些比率,更重要的是,理解它們在向你傳達什麼訊息。


那麼,為甚麼要計算比率呢?(會計比率的功能)

財務報表,例如損益表和財務狀況表,包含「很多」數字。比率能幫助我們理解所有這些數據。它們的主要作用是:

  • 簡化複雜資訊:一個單一比率可以將大量數據總結成一個易於理解的數字。
  • 評估表現:它們幫助我們檢查公司在特定領域的健康狀況,就像醫生檢查你的血壓、心率和體溫一樣。
  • 便於比較:我們可以比較一間公司不同時期的比率,以判斷其是否有所改善(這稱為公司內部比較);或者將其與同行業的其他公司進行比較,看看其表現如何(同業比較)。

公司健康檢查的五個關鍵範疇

我們將比率分為五個主要類別,以全面了解公司的表現。可以把這些類別想像成成績單上的主要科目。

  1. 盈利能力:公司從銷售中賺取利潤的能力強嗎?
  2. 流動性:公司能否按時支付其短期賬單?
  3. 償債能力:公司能否長期生存並償還其長期債務?
  4. 營運效率:公司是否有智慧地運用其資產和資源來創造銷售額?
  5. 投資:對投資公司的股東來說,他們的回報如何?

來計算吧!你需要知道的比率

準備好了嗎?我們會逐一介紹每個比率。請記住要留意公式以及結果的意義!

A. 盈利能力比率(我們有賺錢嗎?)

這些比率衡量公司從其營運中賺取利潤的能力。

1. 加價率

它告訴我們什麼:毛利佔銷貨成本的百分比。它是為獲得銷售價格而在成本上增加的「加價」。

公式:

$$ Mark-up = {Gross \ Profit \over Cost \ of \ Goods \ Sold} \times 100\% $$

解讀:通常加價率越高越好,這意味著公司在成本之上增加了更多的價值。

2. 銷貨毛利率 (或 毛利率)

它告訴我們什麼:每100元銷售額中,支付貨物本身成本後還剩下多少。它顯示了所售產品的基本盈利能力。

公式:

$$ Gross \ Profit \ Ratio = {Gross \ Profit \over Sales} \times 100\% $$

解讀:百分比越高越好。這表示公司將其銷售收入的較大份額保留為銷貨毛利。

3. 銷貨淨利率 (或 淨利率)

它告訴我們什麼:每100元銷售額中,支付「所有」費用(如租金、薪金、電費)後,還剩下多少作為淨利潤。

公式:

$$ Net \ Profit \ Ratio = {Net \ Profit \ Before \ Tax \over Sales} \times 100\% $$

解讀:百分比越高越好。這是衡量整體盈利能力的一個關鍵指標。


B. 投資回報比率(我們是否有好好運用資金?)

1. 已動用資本回報率 (ROCE)

它告訴我們什麼: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比率!它衡量一間公司如何有效率地運用所有投資在其中的長期資金(包括來自業主和貸款人的資金)來創造利潤。

公式:

$$ ROCE = {Profit \ Before \ Interest \ and \ Tax \over Average \ Capital \ Employed} \times 100\% $$

等等,什麼是已動用資本? 它是企業所使用的所有長期資金。根據課程大綱:

已動用資本 = 非流動負債 + 股東資金(適用於有限公司)

解讀:已動用資本回報率越高越好。這表明管理層能善用其投資資金來賺取利潤。


C. 流動性比率(我們能否支付短期賬單?)

流動性是指擁有足夠的現金或可快速變現的資產,以支付一年內到期的債務。

1. 營運資金比率 / 流動比率

它告訴我們什麼:比較短期資產(流動資產)與短期負債(流動負債)。它是最常用的流動性衡量標準。

公式:

$$ Current \ Ratio = {Current \ Assets \over Current \ Liabilities} : 1 $$

解讀:通常2 : 1的比率被認為是健康的。這意味著公司每1元流動負債有2元流動資產。過低(例如0.8 : 1)可能表示支付賬單有困難。過高(例如5 : 1)則可能意味著公司未能有效運用其資產。

2. 速動比率 / 酸性測試比率

它告訴我們什麼:這是一個更嚴格的流動性測試。它與流動比率相似,但剔除了存貨,因為存貨有時難以迅速變現。

公式:

$$ Quick \ Ratio = {Current \ Assets - Inventories \over Current \ Liabilities} : 1 $$

解讀:通常1 : 1的比率被視為安全水平。這表明公司可以支付其流動負債,而無需依賴出售存貨。


D. 營運效率比率(我們是否具生產力?)

這些比率通常稱為「周轉率」,顯示公司如何有效地運用其資產和管理其負債。

1. 存貨周轉率

它告訴我們什麼:一間公司在某段時期內出售和補充其存貨的次數

公式:

$$ Inventory \ Turnover = {Cost \ of \ Goods \ Sold \over Average \ Inventory} \ (times) $$

解讀:周轉率越高通常越好,因為這意味著貨物銷售迅速。較低的周轉率可能表明銷售不佳或存貨過時、滯銷。(例如:一間水果店希望有非常高的周轉率;一間奢侈品手錶店的周轉率則會較低)。

2. 平均應收貿易賬款周轉期

它告訴我們什麼:平均而言,一間公司需要多少才能從其信用客戶(應收貿易賬款)那裡收回款項。

公式:

$$ Collection \ Period = {Average \ Trade \ Receivables \over Credit \ Sales} \times 365 \ (days) $$

解讀:期限越短越好!這意味著公司更快地收回現金。較長的收賬期可能會導致現金流問題。

3. 平均應付貿易賬款周轉期

它告訴我們什麼:平均而言,一間公司需要多少來支付其供應商(應付貿易賬款)。

公式:

$$ Repayment \ Period = {Average \ Trade \ Payables \over Credit \ Purchases} \times 365 \ (days) $$

解讀: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比率!較長的期限可能有利(就像是從供應商那裡獲得的免費短期貸款),但如果太長,可能會損害公司的聲譽以及與供應商的關係。

4. 應收貿易賬款周轉率

它告訴我們什麼:一間公司每年收回其平均應收賬款的次數。這是衡量收款效率的另一種方式。

公式:

$$ Trade \ Receivables \ Turnover = {Credit \ Sales \over Average \ Trade \ Receivables} \ (times) $$

解讀:周轉次數越高越好,表示現金收回速度越快。

5. 應付貿易賬款周轉率

它告訴我們什麼:一間公司每年支付其平均應付賬款的次數

公式:

$$ Trade \ Payables \ Turnover = {Credit \ Purchases \over Average \ Trade \ Payables} \ (times) $$

解讀:次數越低表示公司付款時間越長,這有助於短期現金流。

6. 總資產周轉率

它告訴我們什麼:公司如何有效地運用其所有資產(例如:樓宇、機器、存貨)來創造銷售額。

公式:

$$ Total \ Assets \ Turnover = {Sales \over Total \ Assets} \ (times) $$

解讀:比率越高越好。這意味著公司每擁有1元的資產,就能產生更多的銷售收入。


E. 償債能力比率(我們能否長期生存?)

償債能力是指公司的長期生存能力和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它審視公司對借貸的依賴程度。

1. 資本負債比率

它告訴我們什麼:公司資本中來自長期債務的比例。它顯示了公司對借貸的依賴程度。

公式:

$$ Gearing \ Ratio = {Non-current \ Liabilities + Preference \ Share \ Capital \over Non-current \ Liabilities + Shareholders' \ Fund} \times 100\% $$

解讀:較高的資本負債比率(例如超過50%)意味著公司資本負債過高。這是有風險的,因為即使公司沒有盈利,也必須支付固定的利息。較低的比率則較為安全,但可能意味著公司錯過了利用借貸資金來發展的機會。


F. 投資 / 股東比率(對業主有什麼好處?)

這些比率對股東(有限公司的業主)來說特別有趣,因為它們直接將公司的表現與其股票價值掛鉤。

1. 每股盈利 (EPS)

它告訴我們什麼:公司每股普通股賺取了多少淨利潤。

公式:

$$ EPS = {Net \ Profit \ After \ Tax - Preference \ Dividend \over Number \ of \ Ordinary \ Shares \ Issued} $$

解讀:每股盈利越高越好,這表示每股的盈利能力越高。它是衡量公司成功與否的一個非常常用指標。

2. 股息覆蓋率

它告訴我們什麼:公司從其可用利潤中,能夠支付當前股息的次數。它是衡量股息安全性的指標。

公式:

$$ Dividend \ Cover = {Net \ Profit \ After \ Tax - Preference \ Dividend \over Ordinary \ Dividend \ Paid} \ (times) $$

解讀:股息覆蓋率達到2倍或以上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如果覆蓋率為1倍,則表示公司將所有利潤都作為股息派發,沒有留下任何資金用於再投資。如果覆蓋率低於1倍,則表示其派發的股息超過了所賺取的利潤,這是不可持續的。

3. 市盈率 (P/E 比率)

它告訴我們什麼:比較公司的當前股價與每股盈利。它顯示投資者願意為公司每賺取1元的盈利支付多少金額。

公式:

$$ P/E \ Ratio = {Current \ Price \ Per \ Ordinary \ Share \over Earnings \ Per \ Share} $$

解讀:高的市盈率通常表示投資者預期未來盈利將有高增長。較低的市盈率可能意味著相反的情況,或者該股票被低估了。

你知道嗎?市盈率是全球股票市場中衡量股票相對於其盈利是「昂貴」還是「便宜」最廣泛使用的指標之一。


等等!比率並非完美無缺(比率分析的局限性)

雖然比率非常有用,但我們的「企業醫生」也需要謹慎。它們有其局限性,不能揭示全部情況。

  • 基於過往數據:比率使用歷史數據。它們無法確定地預測未來。
  • 不同的會計政策:公司可能對折舊等項目使用不同的方法,這可能會導致直接比較產生誤導。
  • 「粉飾賬目」:公司可能試圖在會計期結束時,讓其財務報表看起來比實際情況更好。
  • 缺乏非財務資訊:比率忽略了員工士氣、顧客滿意度、品牌聲譽和管理層質素等重要因素。
  • 難以比較:很難找到一間真正可比較的公司,特別是對於在多個不同行業經營的大型企業。
  • 單一比率不足夠:你必須審視一系列比率以及它們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才能獲得有意義的理解。
主要提示

運用比率進行財務分析是一個強大的工具,用於評估公司在盈利能力、流動性、償債能力、效率和投資潛力方面的表現。你的工作是準確計算比率,更重要的是,要評論它們的意義。永遠要記住考慮其局限性,並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問題!

你一定能做到!再看一遍這些公式,並嘗試用自己的話解釋每個比率的意義。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