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FS 溫習筆記:會計的目的和角色

大家好!歡迎來到會計科的第一個重要課題。把它想像成學習字母,才能開始寫出精彩的故事。了解會計的目的和角色是你在「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這科所學一切的基礎。在這份筆記中,我們將探討會計的真正含義(提示:它不僅僅是算數!),為何它對每間企業都如此重要,以及它所履行的主要職能。讓我們開始吧!

為何會計如此重要?商業語言

甚麼是會計?

會計的核心是,記錄、分類、匯總及傳達企業財務資訊的過程。

想像你擁有一間小型珍珠奶茶店。你有來自銷售的收入,也有用於支付租金、茶葉和員工薪金的支出。會計就是你用來有條理地追蹤所有這些活動的系統。它將雜亂的原始數據(例如一堆收據)轉化為有用且易於理解的資訊。

比喻:想像會計是「商業語言」。就像英語或中文幫助我們溝通思想一樣,會計幫助企業將其財務狀況和表現傳達給需要知道的人。

誰使用會計資訊及為何使用?(決策)

會計的主要目標是提供資訊,幫助人們做出明智的決策。我們可以將這些人(稱為會計資訊使用者)分為兩大類:

1. 內部使用者

他們是企業內部的人士,需要資訊才能有效地營運企業。

誰:經理、企業東主
為何需要:做出日常營運決策。
決策例子:
- 我們新推出的「芝士奶蓋綠茶」是否足以盈利,值得保留在餐單上?
- 我們是否有足夠現金購買一部新的、更快的封口機?
- 我們應該在暑假期間多聘請一些兼職員工嗎?

2. 外部使用者

他們是企業外部的人士和機構,對其表現感興趣。

誰:投資者(現有或潛在)
為何需要:決定是否投資該企業(購買股份)。
決策例子: 「根據這間公司的盈利歷史,我應該買入它的股份嗎?」

誰:貸款人(例如銀行)
為何需要:決定是否向該企業貸款。
決策例子: 「這間企業是否有能力償還$500,000的貸款?」

誰:政府(例如稅務局)
為何需要:確保企業繳納正確數額的稅款。
決策例子: 「根據其申報的利潤,這間公司應繳多少利得稅?」

重點總結

會計提供重要的財務資訊,讓內部人士(如經理)和外部人士(如投資者和銀行)都能做出明智的商業決策。


會計的四大主要職能

為了產生有用的資訊,會計履行四項關鍵職能。這些職能依循一個邏輯順序。記住它們的好方法是RCSC

助記:RCSC

想像:「Really Cool Students Communicate」(意指「真正優秀的學生會溝通」)

讓我們逐一分解:

1. 記錄

這是起點。記錄是每日將企業所有財務活動(稱為業務交易)寫下的過程。交易是指對企業有財務影響的任何事件。

例子:當你的珍珠奶茶店以$25賣出一杯飲品,支付$1,000的電費,或者以$100購買一箱新飲管時,這些都屬於必須記錄的交易。

2. 分類

單獨記錄只會得到一長串雜亂的交易清單。分類是指將相似的交易分類和分組到不同類別或「賬戶」中。

比喻:這就像整理你的衣物。你不會把所有東西都丟到一個抽屜裡。你會把襪子放在一起,T恤放在另一個地方。在會計中,你會將所有銷售交易歸入「銷售」賬戶,而所有租金支付則歸入「租金費用」賬戶。

3. 匯總

一旦所有資料都分類完畢,你需要將它們整理得有意義。匯總是指以清晰簡潔的方式呈現已分類的資訊。這就是創建主要會計報告,稱為財務報表的環節。

例子:與其查看1,000筆單獨的銷售交易,匯總可能會顯示「5月份總銷售額:$80,000」。最常見的財務報表是損益表(顯示利潤或虧損)和財務狀況表(顯示資產和負債)。

4. 傳達

最後一個關鍵步驟是傳達。這意味著將匯總的資訊(財務報表)分享給我們之前討論過的使用者(經理、投資者、銀行等)。如果資訊沒有被傳達,它就毫無用處!

比喻:這就像學校向家長和學生(使用者)發放成績表(財務報表)。成績表傳達了學生的表現。

重點總結

會計的四項職能是一個過程:首先,你記錄交易,然後將它們分類成組,接著將它們匯總成財務報表,最後將這些報表傳達給使用者,以便他們做出決策。


會計循環:從交易到報表

會計的「工作」並非隨機發生。它們遵循一個稱為會計循環的標準重複過程。這是會計師在一個會計期間(例如一個月或一年)處理所有財務資訊所遵循的一系列步驟。

即使這些步驟的名稱一開始聽起來很專業,也不用擔心。這裡的目標是理解過程的流程,而不是立即成為每個步驟的專家!

會計循環的循序漸進流程

步驟1:原始分錄簿(日記賬)

這是交易首次被記錄的地方(記錄職能)。它們按照時間順序(按日期)寫在稱為日記賬的簿子裡。

比喻:這就像是所有財務事件的初稿或每日日誌。

步驟2:分類賬

接下來,日記賬的資訊會被轉移或「過賬」到分類賬。分類賬為每個類別包含一個單獨的頁面(或賬戶)。這是分類職能的主要部分。

比喻:你將每日日誌中的資訊整理到不同的文件夾中,例如「現金」文件夾、「銷售」文件夾和「電費支出」文件夾。

步驟3:試算表

在編製最終報告之前,會計師會編製一份試算表。這是分類賬中所有賬戶及其餘額的列表。其主要目的是檢查會計記錄是否數學上正確。這是一個內部檢查,而不是為外部使用者提供的報告。

比喻:這就像在撰寫最終論文之前,快速計算以確保所有數字加總正確。

步驟4:期末調整

有時,在一個期間結束時,某些交易尚未記錄(例如該月最後幾天欠員工的薪金)。進行調整是為了確保期間內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得到正確報告。

比喻:對你的論文進行最終編輯並添加註腳,以確保它完全準確和最新。

步驟5:財務報表

這是最終的成果!利用調整後的資訊,編製正式報告。這就是匯總傳達職能的實際應用。這些是經理、投資者和銀行將會使用的報告。

比喻:發布你最終、潤飾過的論文(財務報表)供所有人閱讀。

你知道嗎?

我們今天使用的會計系統,稱為複式記賬法(這是會計循環的基礎),最早由意大利數學家盧卡·帕喬利在1494年詳細描述!

重點總結

會計循環是一個有條理、循序漸進的過程,它將原始的業務交易轉化為最終、有用的財務報表。其基本流程是:日記賬 → 分類賬 → 試算表 → 調整 → 財務報表。